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乡村神医 > 乡村神医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151章 事说心语(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乡村神医 章节目录 第2151章 事说心语(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身后传来桃花仙子的轻笑,笑声犹如清泉般好听,说出来的话却是相当噎人:“张凡,垃圾山是你自己想象的。心中有垃圾,自然眼中有垃圾。心中有太阳,自然眼中光明灿烂……嘿嘿嘿嘿,你外表强硬,原来有一颗玻璃心,我以为你是颗参天大树呢,原来是需要呵护的小苗!我看走眼了。”

    桃花仙子阴阳怪气的说道。

    张凡一愣,突然,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好像被飞刀刺中,又好像冰水从天而降……那种感觉,非常近乎醍醐灌顶,使他封闭的大脑仿佛开了窍。

    桃花仙子……仙子泥马是说到点子上了。

    在这个世界上,人,很多时候不是被敌人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

    张凡你自己的玻璃心动不动就碎了,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啊。

    张凡停住脚步,转身看向桃花仙子。

    “你看什么?难道我说得不对?”桃花仙子含笑道。

    张凡却没有笑,拱手作揖,口气十分认真,“多谢仙子姐姐指教!”

    说完大踏步向前走去。

    张凡脚下的沙子很软,走起来速度不快。

    他没有有意走快,倒是希望自尊心别再作怪,使得自己离开的速度再慢下来。

    他没有回头看她一眼,似乎走得很决绝。

    其实很不舍。

    他很希望她能追上来。

    但是古元真气场却告诉她,桃花仙子站在原地没有动。

    他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好不容易见到仙子一面,就这样轻易的离开了,真不甘心呀。

    他希望桃花仙子能够追上来,哪怕是向前走那么一两步,他就可以找到台阶儿,重新返回去。

    可是,桃花仙子并没有挪动一寸。

    张凡来气了,暗暗骂道:

    这个死仙!

    非要我回去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我张凡缺女人?

    “我不需要你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桃花仙子的声音突然从身后。

    张凡脸上一热:草,又被她读心读去了。

    “站住!”

    随着一个声音传来,张凡差点一头撞到一个高耸的香肩之上……急忙打住脚步,抬头看去,桃花仙子已经站在了他面前。

    她站的是如此之近,以至于张凡已经闻到了从她衣领里渗出的微微的桃花香气。

    很显然,这香气不是刚才那种浓重的香气,而是天然的,就像一个18岁的村姑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带着青草味的香气。

    这种香气一下子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张凡禁不住用力吸了两口气。

    好香,透彻肺腑那种香气。

    是那种男人愿意终生都沉迷其中的淡淡女人香。

    桃花仙子向后一退,脸上微微绯红,声音现出微喜与微嗔:“闻什么闻!像只牲口!”

    她一笑,比刚才那带着嘲讽的笑不一样,这一笑显得妩媚无比。

    女人就是这样。

    她的笑容令张凡一扫心里的阴霾,也不禁笑了起来,“闻一下怕什么?弄这么香不就是要别人闻见的吗?牲口吃食之前,也要嗅一嗅才敢下口的!”

    桃花仙子无奈至极,喜爱地瞟着张凡:“你这么嬉皮笑脸的调戏本仙,不怕把我惹烦了,不交给你识心诀?”

    识心诀?

    她要教我识心诀?

    张凡心中暗喜!

    这可是仙术啊!

    它不同于异能,更不是修炼能得来的,必须天生异禀且有机缘者才能得到。

    古往今天,不少有自称有识心术,或称读心术,其实未必真有,只不过是猜心术而己。

    真正的识心术是什么?

    古代有本奇书《事说心语》上讲到,“凡人之四觉,为视,为闻,为触,为味……视其物,闻其声,触其表,而尝其味,然仙界异之。修仙有成,初为四觉长进,视其物而透其体,闻其声而知微知远,触其表而脉其气,尝其味而知其质……”

    张凡目前达到了这个地步,也就是四觉异于常人,能透视,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能号脉而知内气,能像狗一样分辨千百种气味……

    《事说心语》接着是这样写滴:“四觉之识,皆为实,其物其声其表其味,世之固象耳,因易觉之。然所思所想,非实而虚,虽修仙有成,亦不能识也……淮中樵人,一日入山,遇仙子自天而降,仙乐悦耳,金光铺地,樵人大恐,伏地不起。仙子谓其曾救一灵狐,而狐修成升入仙班,今次前来报恩……”

    “……遂授之金。樵人曰,多金如此,可广厦美食,驱奴唤仆,然特么止为富家翁耳,斯为下品,不若读书为上,乞仙子授予灵心。”

    “仙曰,天地之间,万物可移,惟灵心乃天生,固士人富贵或有愚笨,平民清贫而或聪慧,万古不变。”

    “樵人固请。仙子不忍辞之,叹曰:虽聪慧不可移,吾授汝识心诀。此
>>>点击查看《乡村神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