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明鹿鼎记目录 > 章节目录 【0846 果断的努尔哈赤】(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鹿鼎记 章节目录 【0846 果断的努尔哈赤】(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之一。

    鳌拜这个时期还是代善的手下大将。

    此外还有皇三子阿拜,皇四子汤古代,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六子塔拜、塔拜没有什么特殊才能,儿子倒是很风光,是康熙初年的名人,班布尔善。

    皇七子阿巴泰、皇八子皇太极、皇九子巴布泰、皇十子德格类、皇十一子巴布海、皇十二子阿济格,阿济格在后世非常出名,算是清朝初年战功赫赫的将领,皇太极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以及朝鲜的作战;清军入关时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元年,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又以靖远大将军沿长城入陕西,又自陕西出河南、湖广、江西,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顺治五年,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瓖在大同的叛乱。顺治六年,1649年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阿济格能征善战,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

    皇十三子赖慕布、皇十四子多尔衮、皇十五子多铎、在下面还有更小的儿子,因为太小,此时还无法参与军机大事。

    努尔哈赤的女婿杨古利也一直是军界顶梁柱之一,重要争战,杨古利都是统兵大将。

    杨古利的弟弟冷格里、弟弟纳穆泰。长子阿哈旦,以军功授拖沙喇哈番。次子塔瞻,袭超品公,擢内大臣。

    当然,这个时候在努尔哈赤底下,排在第一顺位的还是皇太极、宁完我、马国柱、等人都是皇太极的人。

    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努尔哈赤宣布废黜大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

    努尔哈赤顶着可能被炮弹打中的风险,毅然上了南城门,所有人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去。

    努尔哈赤环视身边众人,发现了聪古伦格格和大玉儿,不由又是大怒,大声道:“皇太极!你干什么?还带妹妹和你的侧福晋来做什么、你当是在闹儿戏吗?”

    皇太极吓的说不出话来。

    “父汗,不要怪阿哥,是我要来看的。”聪古伦格格到了努尔哈赤身边,“不管什么情况,女儿都要与父汗在一起。”

    努尔哈赤也异常宠爱聪古伦格格,被女儿一句话说的颇为心酸,叹口气,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对杨古利道:“现在搞清楚什么状况了吗?杨古利何在?”

    “杨古利在此!”杨古利马上大声答应道。

    杨古利是近卫军的骑兵将领,属于努尔哈赤精锐中的精锐,并不清楚周边防务。

    皇太极也还没有接到反馈,硬着头皮道:“启禀父汗,经过初步判断,应该是韦宝的宝军,不可能是辽东和蓟辽的边军,孙承宗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具体人数不详,但是根据炮火,可能又是几个人的游击队。”

    “应该,可能,哼,我要的是具体的情报!不是这些估计的话!”努尔哈赤勃然大怒,“敌情发生之后,你都做了一些什么?”

    皇太极吓得浑身发抖,他什么都没有做,除了喊大家来商议,他能做什么、你大汗在盛京城,轮得到自己做主吗?

    “杨古利,现在能马上集结多少人马?”努尔哈赤愤怒的看着天空中的几个热气球。

    “三万人!我能立即集结三万铁骑!若不是有五万铁骑被调往朝鲜附近,末将能迅速集结八万铁骑!”杨古利大声答道。

    “好,我命令你,带上你的三万铁骑去打,不管宝军多少人马,不管他们用的是什么炮,你都帮我把韦宝的将领的人头割下来,要是有人有本事割下韦宝的人头,赏黄金万两,赐予两旗旗主!”努尔哈赤大声道。

    众人闻言,心中同时大震动,这是很丰厚的赏赐了,杀死孙承宗也不过是千两黄金的赏赐而已,封地也仅仅是百亩良田,而两个旗的旗主的赏赐,这是占了整个大金国的四分之一了啊。

    杨古利振奋的答应一声,因为太幸福,一路疯狂的跑着,口中还不断发出野兽一般的呼叫。

    连带着杨古利的手下们也发出这种野兽一般的呼叫。

    众人振奋,都感觉杨古利的大军必胜,虽然宝军的火器威力大家都知道。

    但是建奴铁骑的信心还是很强大的,还没有将明朝军队放在眼里。

    这种自信是长期的胜利基础上建立的,不是一天两套房能竖立起来的。

    在原来的历史中,大明的关宁铁骑,是一支明末强力部队。

    但历史上并没有“关宁铁骑”这一编制,是以很多说法就认为,“关宁铁骑”实际上是吴三桂的“夷丁突骑”。

    《明季北略》:吴三桂部下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夷丁突骑数千,尤为雄悍。敌望之辄遁。

    《明季北略》对于吴三桂兵力的夸张且不讨论,“夷丁突骑”显然是少数民族,最大可能是蒙古人。

    那么明朝后期的精锐铁骑,真的要依赖异族来组建吗?
>>>点击查看《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