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伪装之王 > 伪装之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0169章 两派争斗(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伪装之王 章节目录 第0169章 两派争斗(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936年是一个闰年,农历是丙子年,润三月,同时也是民国25年。天』『 籁小 说

    这一年,国际、国内生太多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

    在反省院里的冯晨,自从得知中央红军顺利达到陕北,彻底甩掉了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心情变得特别的好。

    冯晨一直在考虑着,如何才能尽快出去。

    冯晨通过报纸,时刻关注着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

    1月23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与陕北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开始东征。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山西的阎锡山,构筑了三道防线,实施“政治防共、民众防共”的防范红军措施。

    同时,阎锡山又在沿黄河岸边各县,成立地方武装“防共保卫团”,并依托地形划分为6个防区,严厉镇压当地民众和同情抗日的革命人士,致使不少到山西走亲戚、访朋友的无辜百姓和小商小贩,残遭杀害。

    短短数十天中,晋西沿河各县被杀害的民众达百余人之多。

    阎锡山的倒行逆施,不仅没有吓倒素有革命传统的山西人民,反而激了山西人民企盼红军东渡黄河的强烈愿望。

    在山西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不少民众冒着生命危险,侦察敌情,传递情报,运送枪支弹药,张贴标语、传单。

    山西境内,一些热血青年还偷偷渡过黄河,参加了红军。

    1936年2月17日,毛伟人亲自签东征宣言,东征红军进入临战状态。

    2月2o日,总部正式下达渡河命令,命令各渡河突击队:

    “先头绝对隐蔽,乘夜偷渡。以坚决、敏捷的度奇取敌堡,割断电线,控制前进阵地及侧翼掩护阵地,以保证后续部队渡河对援敌作战之有利地位。偷渡被觉,立即改为强渡。”

    晚8时整,战斗正式打响,红军从北起绥德的沟口、南到清涧县的河口百余里的渡口,同时起攻击。

    徐海东指挥的红15军团作为右路军,由75师223团的4o多个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从清涧县王家河上船,顺着小河汊进入黄河,直扑对岸石楼县贺家凹敌军碉堡。

    经一小时激战,从河边到山脚的碉堡全被解决,贺家凹一连守军被全歼。

    接着红15军团后续部队源源渡河,直扑敌军河防司令部义牒,义牒守军望风而逃,红军追至石楼。

    同时,红1军团红2师24名勇士组成的渡河突击队,从绥德县沟口登船,突击强渡,在中阳县三交镇坪上村先登岸,把晋军的河防撕开了一道缺口,红1军团主力相继渡河,于拂晓时分,进占三交镇,乘势扩大战果,长驱东进,进占留誉。

    阎锡山闻讯,大为惊恐,急调驻守汾阳、孝义的周原健独立二旅驰援中阳;电令驻守隰县的2o3旅增援石楼。

    2月25日,当独二旅进至中阳县关上村、刘家坪时,陷入红1军团的包围圈中。

    经过一夜激战,号称“满天飞”的阎锡山独二旅三千余人全部被歼。

    晋军增援石楼的2o3旅一营,也在隰县西北的蓬门,遭到红15军团迎头痛击,敌营长以下官兵二百余人当场被俘。

    关上、蓬门大捷,红军击溃了晋军在吕梁山区设置的中间阻碍地带,取得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地位,红军两大主力在大麦郊地区会师。

    随后,红军领导人也随同作战部队到达,指挥红军主力,准备东进兑九峪,穿过同蒲路,开赴河北抗日前线。

    为遏止红军大举东进的势头,阎锡山急调两个纵队共8个旅的兵力,集结于汾阳、孝义、隰县地区,准备在孝义以西的兑九峪地区与红军主力决战。

    同时,阎锡山又严令同蒲路沿线晋军加强防守,日夜巡逻,将东征红军围堵于同蒲路以西的吕梁山区。

    ……

    就在红军东征,准备开赴前线抗日时,日本国内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1936年2月25日,日本东京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

    洁白的雪将会被鲜血染红!

    有人冒雪向警方告密:“驻扎在东京,即将调往中国东北的6军第一师团一些青年军官们,将要动叛乱,刺杀内阁要员。”

    日本当局十分紧张,草木皆兵。

    相官邸的门窗用钢条加固,并安装了直通警视厅的警报器。

    消息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日本国内,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日本6军少壮派军官们,迫切要求建立军事独裁,他们主张动政变,刺杀内阁大臣以达到这个目的,这批人被称作“皇道派”。

    “统制派”,是以被暗杀了的永田铁山为核心,他们主张在军部的统治下,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径,进行平稳缓进的国家改革。

    统制派提出,内阁应加强对军队的统治。

    那么日本的“统制派”和“皇道派”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由永
>>>点击查看《伪装之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