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都市小说 > 再入仕途 > 再入仕途目录 > 人脉的积累 第三章 全县第三的大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再入仕途 人脉的积累 第三章 全县第三的大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赵老师,我们一家人是来感谢你养了个好儿子,今天下午救了我儿子小宝一命的。”黄铁民一进门就开门见山,“来,小宝,给政策哥哥磕个头。”

    黄铁民口称赵完成为赵老师,是有根据的。赵完成虽然已经四十好几了,头上已经有了白头发,可要是再往前推个二三十年,赵完成也算是石头大队里响当当的人物啊!

    赵完成是石头大队里四十岁以上的人中唯一上过师范学校的,在赵完成十六岁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很是大胆地办起了石头乡第一所中学。赵完成自己读的初中是在区中学读的,离石头大队足足有二十里路远。

    更让赵政策佩服的是,这所中学还是一所民办中学,赵完成自己任校长,另外请了两个高中生当老师。最后,硬是让赵完成赚了一套行李和学杂费用并考上了地区师范学校。

    在石头大队里,基本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在赵完成的手下读过书,有些学生的年龄甚至比赵完成还要大上好几岁呢。

    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很多人家里的铁锅都被敲碎了拿去炼钢。赵完成的学校学生也被派往搬运这些铁块什么的,还亲自到各家各户里去搬运。

    赵完成却是留了一个心眼,拿出了石头大队里的一些没有用的废铁给敲碎了,铁锅却一个也没有动。所以,整个石头乡里,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只有石头大队里队员家里还能够救上一个完好无缺的煮饭的家伙。

    生产队员是淳朴的,自然念叨着赵完成的好。

    不幸的是,赵老爷子却是个富农成分,无非就是解放前做了一些布匹生意,赚了钱全部买了田。而这样就凄惨了,因为划分阶级成分的依据就是各家田土的多少。就这样,赵家成了富农。

    既然是富农子弟,自然是不允许从事教育工作的,赵完成后来也从光荣的人民教师变成了一个农民。

    不过,石头大队里的人大多数还是尊称赵完成为赵老师。

    “现在是新社会,不兴这个。”赵政策被吓了一大跳,赶紧站了起来,一把扶起了跪下磕头的小家伙。

    秦香莲却是很殷勤地从抽屉里拿出了一碟炒好的南瓜籽,招待客人。这年代,也只有南瓜籽是队员自家种的,拿得出手。要说葵花子和西瓜籽,那是想都别想的奢侈品。

    “嫂子这瓜子炒得就是好,喷香喷香的。”黄铁民吃了一颗南瓜籽,就恭维道。至于黄妻,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只是在旁边听着。

    “铁民老弟,有件事情必须和你说清楚。”赵完成正『色』说道,“你提来的这瓶酒,咱哥两就把它干了,这猪肉你等下还是要提回去,心意我就领了。”

    “这怎么成呢?”黄铁民就急了,“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就应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今天是救命之恩呢。我们一家人是诚心诚意来道谢的,一点点心意,不成敬意。”

    “老弟啊,谁家没有个难处呢。”赵完成就笑着说,“我估计小宝也是和我家方针一起下的塘,只是怕挨打,不敢承认罢了。这事情我们也有责任,没有管教好方针。千金买宅,万金买邻嘛。既然是邻居,互相帮个小忙也是应该的。”

    “是啊,这年月,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年头到年尾也见不到几片肥肉。”赵母秦香莲也『插』嘴说,“你家的日子比我家还要困难一些,孩子也难见到肉啊,就别说客气话了,这情我们赵家已经领了,这肉啊一定要提回去。”

    “这怎么好意思,拿出来的东西怎么好提回去呢。”黄妻嘴上这么说着,脸上的表情却是可以看出已经动心了,让赵政策看着觉得好笑。

    不过,这个温饱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现在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有实施,赵政策是知道承包责任制的好处的,可这个年代,提都不要提,要是被当做小资产阶级给专政了,实在是太冤枉了,还没地方诉冤去!

    “小军,今天下午是你先动的手,也给政策道个歉!”黄铁民好象突然才想起来似的,板着脸说。

    黄小军的脸『色』就红了,讪笑着。赵政策赶紧说:“我和小军啊,从小打闹惯了,当不得真的。”

    “就是,就是,我和政策上初中还是同桌的呢。”黄小军也赶紧说着,心里也感激赵政策给自己台阶下。

    “还是知识分子通情达理。”秦铁民就感慨着,“赵老师,你好福气啊,我看政策就是个大学生的料。”

    “可惜啊,现在没有高考制度,要不倒是可以试一试。”赵完成一听,脸『色』反而难看起来了,对这个老二,还真是有些担心啊。

    赵政策却是心里一动,自己可是知道今年年底就会恢复高考了,机会还是来了。赵政策现在读高一,下半年就读高二了,参加高考七八年的事情了。

    在后世里,赵政策在高考场合却是屡战屡败,一共复读了三届才考上了大学,也把家里给拖惨了。倒也不是赵政策不用功,而是学校里一天也就上那么一两节课,还是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

    这也难怪,赵政策命苦,上中学正赶上“*”,初中二年,没有课本,语文讲『毛』选,
>>>点击查看《再入仕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