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都市小说 > 领导 > 领导目录 > 正文 第674章 栽跟头(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领导 正文 第674章 栽跟头(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车队浩浩dàngdàng地来到市委,高晓林和秦大海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步入市委会议室。

    按照既有的接待程序,王学平代表市委市政府致了欢迎词后,就开始汇报卒里的工作。

    汇报刚刚开始了十分钟,高晓林含笑插话说:“学平同志,上次我来的时候,对市里的工业经济情况已经基本掌握了,今天就重点谈一谈农业方面的发展情况吧?我个人观点,少谈成绩,多谈问题。有困难,省里完全可以给予倾斜xìng支持嘛,大家说,是不是啊?”

    既然高晓林这么说,王学平也乐得不去搞huā架子的所谓汇报全面工作,他仰起脸看了看向耘,笑着对高晓林说:“向市长比较熟悉农业方面的工作,要不,请向市长汇报一下?”

    秦矢海点上烟,不经意地看了看王学平,又瞅了瞅高晓林,接着,他端起茶杯,喝了。水,没做任何表示。

    “嗯,老向是老仁江了,熟悉情况,不错。

    ”高晓林点了点头,同意了王学平的建议。

    他看得出来,王学平刚才的汇报主要是侧重于党建工作,对于经济发展方面只是罗列了一些数据,并没有展开来汇报。

    这就说明,在安排接待工作的时候,王学平和向耘事先已有分工。在高晓林看来,市委〖书〗记谈党建,固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同提前堵嘴的一种姿态让高晓林不太好主动和王学平谈及农种的事情。

    临来仁江之前,高晓林曾经想避开王学平所辖的仁江市,替山都孟公司另选突破口。

    可是,经狗头军师王大光的分析,高晓林意识到,以王学平所掌握的仁江市作为突围重点,将在全省范围内,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其实,老高家的核心利益范围一向是在能源领域。例如,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上上下下都是高家的人,高家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已经搞成了独立王国。

    尽管能源领域的利益巨大无比,因为老高家占了先机,别的派系即使想插手进来分一杯羹,也只能是看着眼谗而已。

    这一次,高晓林在农种方面倒没有太大的利益。他只是想捞一票政绩,为将来上位省长做点拿得出手的面子工程而已。

    也正因为没有多大的利益牵扯,高晓林觉得,只要他放低身段,悉心笼络一番,和王学平应该能够达成谅解。

    高晓林哪里知道在这件山都孟种子的事情上,王学平和他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

    向耘四平八稳地汇报了仁江市在农业方面的发展情况,高晓林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

    按照向耘的说法,仁江市农业发展的最大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配套资金拨付不足的问题,从头至尾,压根就没提及增收的问题。

    缺钱,这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部门各地区一致面对的根本xìng难题。要想大力的发展GDP就必须靠运作大项目来支撑。

    而上马大项目,就必须招商引资,拉来大笔的投资。

    向耘的汇报,始终紧扣住了钱的问题,大做文章,偏偏就不提高晓林最关心的优良粮种的问题这也未免有些太不上道了吧?

    王学平一直默默地关注着高晓林的一举一动,他发现,高晓林的脸上虽然始终带着笑,可是频繁喝水的动作,却暴lù出了高家老三不如意的内心世界。

    向耘的汇报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尽管心里很有些不舒服,高晓林依然很有领导气派的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看得出来,仁江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敢于改革,勇于创新

    …”

    表扬了一刻钟之后,高晓林话锋一转,笑着邀请秦大海发言:“下面,请农业部秦部长讲鼻,大家鼓掌欢迎…”

    令高晓林感动极其意外的是,会议室内的市委常委们,不仅没有积极鼓掌响应,而且,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正在闷头吸烟的王学平的身上。

    秦大海清了清嗓子,刚要说话,却骇然发觉,室内居然无人听从高晓林的召唤。

    怎么会这样?居然冷了场?秦大海望向低头不语的王学平,心想,这个小王也太厉害了吧?这才上任多久,居然把仁江市打造成了铁桶江山一般,这一次下来,恐怕选错了地方吧?

    几秒钟后,王学平抬起头,开始鼓掌。一时间,整个会议室内,掌声如鼻。

    秦大海原本踌躇满志,准备大谈山都孟种子优异的表现,挨了突如其来的当岂一棍,心情大坏之余,也失去了长篇大论的劲头,简单地讲了几句套话,就草草地收了场。

    高晓林做梦都没有想到,刚来仁江市,就栽了个大跟头,掉脸掉到了姥姥家去了,心中不由大恨。

    据刘勘测近距离观察,高晓林脸上没有异常的表情,始终面带微笑,只是腮帮子下侧,略带几许红意。

    刘勘测心想,这高家的老三毕竟是出身于高门世家,别的不说,这涵养工夫,就极为过人。

    要是换作是旁人,丢了这么大的脸,只怕就要摔掉杯子,拂袖而去了吧
>>>点击查看《领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