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新二战风云 > 新二战风云目录 > 烽火连城 第十三章 葬礼上的阴谋(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新二战风云 烽火连城 第十三章 葬礼上的阴谋(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置。

    随着礼宾队行过,众人翘首企盼的身影,终于缓缓出现,只见在大家所关注的那个位置上,面色严肃的楚思南。身穿他一向钟爱地军装,缓步而行。

    是楚思南!是楚思南元帅!他将接任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的职务,担任下一届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毫无疑问,在图哈切夫斯基去世的这个关头,对于聚集在红场上的那些苏联人来说,这是唯一能够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消息。

    诚然,这个黄皮肤的男人不属于大俄罗斯民族,但是这一点现在没有人会去在乎,因为正是在这个黄皮肤的男人领导下,曾经那在德国人面前不堪一击的红军。完成了从溃败到防守,再从防守到反攻的一系列转变。毫不客气地说。如今前线上那种顺水顺风地局面,同这个男人的出现密不可分。当然。这个男人如今还很年轻,但是这一点同样没有人去在乎。每一个苏联人都知道,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男人在政治上的一系列举措,对于自己、对于每一个苏联公民来说,都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这个男人。也许现在那苛刻地食物配给制仍旧在延续,那动辄就给人扣上叛国、白匪残余帽子的暴政也仍旧在延续。有人认为要想赢得民众的支持很难,但是实际上这要比想像中容易得多。无论在哪个国家,面对哪一个人种,作为政客的一方,只要能够让自己的民众填饱肚子。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他就能够赢得民众的支持,他就是人们心目中地伟人。甚至是人们心目中的神。

    按照图哈切夫斯基殡葬程序的安排,护送棺柩的队伍,要步行绕克里姆林宫一周,然后在宫墙外的墓地举行下葬仪式。克里姆林宫占地广阔,这一周绕下来绝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当然,这份不轻松也不是普通人所能够享受地,有资格进入送葬队伍的,都是苏联党政军内的高层,像级别不够地,就根本无法享受这一段送葬路程。

    作为安全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更极有可能是这个部门未来第一掌控者的吉尔尼洛娃,自然也身在送葬的政府官员行列中,而且在这次葬礼中,她的身份也不仅仅是一名出席葬礼的政府官员,同时还是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面无表情的迈步走在队伍中间,吉尔尼洛娃用冷淡的目光不断的打量着四周那些面带悲怆的人们,对于图哈切夫斯基的过世,她的心中绝对没有丝毫的悲痛,与此相反,这一天对她来说已经等得太久了。而且她也相信,就在这支送葬的队伍中,有不少人,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人,都抱着和她差不多的心情。诚然,图哈切夫斯基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国家领导人,但是面对权力,无论你这个人品格多么高尚,只要拦住了别人前进的步伐,那就是一个障碍,让人觉得死得越早越好的大障碍。所谓对伟人的眷顾与怀念,只会存在于普通人的心里,毫无疑问,这些普通人不可能真正参加图哈切夫斯基的葬礼,而对于这些真正能够站在送葬队伍中人来说,他们更多的心情恐怕还是欢喜呢。真正缅怀死者的人,被排斥在送葬的队列之外,而心中窃喜的家伙,却有权力出面主持死者的葬礼,讽刺吗?也许吧。不过这就是现实,赤裸裸的现实。

    目光游移,吉尔尼洛娃最终将视线定格在了楚思南,自己丈夫的身上。

    “南,我们终于马上就要成功了。”在心中喃喃的自语一句,吉尔尼洛娃忽然感到一阵儿前所未有的轻松。

    是啊,三年多了。想当初自己刚刚同楚思南接触的时候,才是安全委员会里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低层官员,她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安全委员会内核心的问题。而今呢?仅仅是三年多时间,自己就已经成为了安全委员会内首屈一指的大人物,想想吧,再过不到一个月,等到政治局扩大会议、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做出最终决议之后,楚思南就能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最高统帅部统帅、最高苏维埃主席等职务,到那时,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职务,势必将会由自己来接任了。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这可是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爬到的高位,而且即便是坐上了这把椅子。也免不了要整天提心吊胆的,提防着做出什么触怒上层地事情。而自己呢?不仅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爬到了这个位置,而且还不用像别人那样担心会在某一天因为某一件事情触怒上层,因为在今后的苏联,最最上层的,就会是自己的丈夫。

    就在吉尔尼洛娃踌躇满志、浮想连篇的时候,送葬的队伍已经绕过宽敞的红场,缓缓的朝克里姆林宫北侧墙外的宽敞街道走去。早在送葬地队伍还没有出发之前,克里姆林宫周围的街道,就已经被荷枪实弹地苏军士兵给封锁了。黑压压的人群拥挤在街道地外侧,静静的守侯着图哈切夫斯基灵柩的到来。

    就在那拥挤的人群中。一个身穿灰色风衣、面部消瘦的年轻人,混杂在各式各样的陌生人之间。他的表情冷漠,揣在风衣内地右手,随着那两道狠厉目光的游移而缓缓的移动。

    这个目光狠厉年轻人,有着一双黑色的眼睛以及一身黄色皮肤,仅从外表上看,就知道这家伙是一个亚洲人,而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个年轻人叫做哈巴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
>>>点击查看《新二战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