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新二战风云 > 新二战风云目录 > 烽火连城 第二十二章 远东军事摩擦(1)(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新二战风云 烽火连城 第二十二章 远东军事摩擦(1)(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日本的这种做法,已经给苏联以及全苏联人民的造成了极大的感情伤害,有鉴于此,外交部门应当向日本政府发出照会,敦促其对这一事件严肃处理。

    七月三十日,苏联外交部向日本驻苏大使馆提出了一份照会,按照苏联方面的要求。日本政府务必在三天时间内为此事做出交代,并将该支细菌部队首脑、策划并组建该支部队的有关人员,引渡到苏联受审。

    对于苏联地要求,日本只给与了部分的回复,那就是可以释放在满洲地区的苏联籍囚犯、可以为此事做出道歉并给于令苏联满意的赔偿,至于其他的要求,则无法答应。

    从明面上看来,远东的事态开始激化,但是实际上,这却正中了苏军最高统帅部的下怀。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八月二日,苏联召回了驻日大使。同时,驱逐了日本驻苏的大使。与此同时。苏联远东军区、远东边防军区、太平洋舰队,宣布进入战前动员状态,东西伯利亚军区、后贝加尔军区的主力部队,也开始紧急向东部调动,一时间,战争的阴云开始在远东地区地上空聚集。

    对于楚思南来说,这无疑是他所期望看到的结果。但是在日本军部看来,这却无异于一场灾难。

    今年对于日本地军国主义扩展战争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太平洋战场上,随着一系列地南征北战,日本的海军已经控制了太平洋、南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地区。就在五月份。日本的太平洋舰队突袭澳大利亚的帕斯、阿德莱德、布里斯班三大港口城市,并一举攻入了澳大利亚本土。对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来说,占领澳大利亚、新西兰。对于太平洋战争的全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两个太平洋上地永久性基地,可以成为抵御美国海军的最前沿阵地,而从战争资源方面考虑,澳大利亚丰富的铁矿,则正是目前日本所急需的战略物资。

    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澳大利亚,日本军部不得不数次在国内征兵,但是对于原本就国小民寡的日本岛国来说,接连不断地从国内征兵已经快要令他们的国民生产支撑不住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军部不得不下令,从朝鲜、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占领区强行征兵,以补充他们在太平洋上的作战队伍。不过话说回来,这样地征兵虽然来得容易,可是其后顾之忧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那些从朝鲜、新加坡、中国台湾征来的士兵,日本前线指挥部方面不得不时刻提防着他们阵前倒戈。

    太平洋战场上兵力日趋匮乏,而与此同时呢,中国战场上的形势对他们来说同样也是愈加不利。在中国人所开展的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上战事在进入四二年之后,基本上已经停滞下来,但是与此相对的,八路军、新四军所主导的后方战场上战斗,却是愈加激烈。华北驻屯军所指挥的,针对八路军游击区所展开的“蚕食”政策,一直以来收效甚微,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数次向军部请求调动更多的关东军部队入关,以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肃清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抗日力量。

    原本,按照日本军部的规划,已经准备在九月份调动关东军进入中国长城以南地区协同作战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直以来都对中国战事持不直接参与态度的苏联,却突然间有了态度上的彻底转变,而这一转变打了日本军部一个措手不及。

    看看满洲、远东的苏日驻军军力对比,相信任何一个日本军部高层将领都会感到头皮发麻。在满洲,日本关东军经过数年来的战争、抽调,其总军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削减,现在,整个关东军的总兵力不过只有将近六十万。而苏军呢?仅仅一个远东军区,就拥有兵力四十万,剩余的,像远东边防军区,拥有兵力二十万,后贝加尔军区,拥有兵力二十万,东西伯利亚军区,拥有兵力三十余万。这样算起来,苏联在远东地区能够短时间内调度起来的兵力,就足足有近一百二十万。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规模最为庞大的太平洋舰队,这支舰队治下虽然没有一艘航母,但是它却是世界上拥有潜艇数量最多的一支舰队。而在海军之外,远东的苏军还拥有整整地六个航空队的空军力量。

    数厢结合起来,在远东、满洲地区。苏日双方的兵力根本就不在一个级数上。

    怎么办?如何解决满洲地区所面临的危急局面?

    经过连续的磋商,日本军部以及内阁,最终作出了决定,那就是尽量推迟同苏军交战的期限,与此同时,从所有能够征调兵力的地区,尽可能的调集部队进驻满洲。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苏联对日作战已经是势在必行,而这次的事件只不过是他们挑起战争的借口。

    为了能够实现推迟战争地目的,日本军部不得不做出牺牲一部分人地决定。

    八月十五日。就在楚思南所指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新一轮较量地时候,以松冈洋右为首席代表的日本谈判专团离开东京。乘飞机赶到了莫斯科。与其同行的,还有十二名七三一部队的骨干。这其中,就包括了石井四郎。在临行前,松冈洋右所接到的指示,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将谈判拖延到九月中旬,在此期间,
>>>点击查看《新二战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