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仙侠小说 > 终南启示录 > 终南启示录目录 > 正文 第四卷 强权 第四十一章 新科学理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终南启示录 正文 第四卷 强权 第四十一章 新科学理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卷 强权 第四十一章 新科学理论

    轻轻捏住犹在手心费力挣脱的七小簇俘虏,感受着它们那没有一丝力道的反抗,杨圣分身虚立在压缩空间中,全然放松了心情。()  虽然在最后一小段时刻,压缩空间内壁承受到的迫力让他也颇感吃不住劲,但终究还是有惊无险,本体对一隅的巨大实力差距决定了异域混元分身的最终命运。

    ‘嗯?’神念一探再探,这明明已在完全掌控中的俘虏却始终不曾在神念中反映出任何踪影。  摩挲着手中翘头翘尾的规则链条,杨圣的好心情顿时一落千丈,‘纵使没有了能量,完全觉醒的规则链条也未失去屏蔽神念探察的本质优势啊!’他颇感郁闷,‘难道费尽周折抓来的俘虏,最终却不能带给自己一点好处?’

    不能用神念细察,那就根本无从探究起异域混元规则链条的结构,又尝论更进一步的让杨易比较和借鉴了!

    郁气愈积愈厚,劳而无功更让他感觉羞恼。  看着掌心里的俘虏,挣扎之余似乎还带着对他的嘲笑,纵使知道这只是错觉,但杨圣还是难忍怒意,手下发力,就欲将一簇规则链条碾为齑粉。

    ‘反正有七个!’这是杨圣想要宣泄郁闷时心里唯一的念头。

    掌中发力,那规则链条却如同是变形虫,左旋右转却依旧生机盎然。  ‘昏了头了!’杨易拍了拍脑门,将那簇规则链条挪进了另一处体内空间,打算让高温高压和时间力来粉碎它的抵抗。

    外面只是一瞬。  内中已过亿年。  感受着加速时间带来地巨大能量消耗,观察到时间领域中分毫未损的俘虏,杨圣颇有些酣羞的发现,他拿这完全觉醒了的规则链条没有一点办法。

    肉在案上,厨师却砍之不动,这种尴尬愈发加重了杨圣的郁闷。  而更让他不爽的是,异域混元的本体似乎也从分身地遭遇中察觉到了敌对能量生命体和它们之间的差异。  正似是有些意外,又甚为惊喜地将目光投射到他的本体上。

    ‘露馅了!’杨易颇感懊恼。  有些愤愤的将七簇规则链条移入一个绝无一丝元气的压缩空间,准备等有办法时再去理会它们。

    虽然未能确定有效性,但杨圣的新主意来得很快。  也就是又维持坚固空间领域后的百年,他那留在地球学习的分身,终于对父母在试验卫星爆炸时地遭遇,有了个朦朦胧胧的模糊猜想,而对那在爆炸现场发现的怪异接口。  也有了点不知是对是错的认识。  就是这种不确定的认识,让杨易联想到了剖析异域混元规则链条的新手段。  于是,在本体到达星宇外的两百多年后,杨圣派遣出一个分身,携带着俘虏来的异域混元规则链条隐匿行迹前往地球,同那边沉浸于科学知识中地分身汇合。

    科学家探索未知和学生学习知识,在难度上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前者种树后者摘果,相差不以里计。  因此。  只是换过两个身份,前后耗时两百多年,杨易就能从科学理论上理解父母当年主持试验时的心情了。

    尽管正职身份是混元大罗金仙,无论如何都难以相信凡人能先于圣人逆转时间,但经过两百年的兼职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生涯后,杨圣无奈的承认。  从逻辑上来讲,科学理论中提出的时间逆流可能,委实没有什么漏洞。

    新补充的科学知识让杨易对宇宙地认识又清晰了一些。  虽然这些新知识和猜想还不能够被证实,但以杨圣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角度来看,这些出自凡人科学家的猜测极可能就是事实。  这不禁让他颇为感慨,‘如若凡人的身体不是那么孱弱,就依照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又何用我等混元大罗金仙来为他们抵御外敌!’不过旋而,他就醒悟过来,‘若非是他们自身的实力太弱。  又怎会如此孜孜不倦的研究科学。  期望外物的协助来提高他们的总体实力?仙人和凡人,修行与科学。  同样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更好存在的手段,不过是一求自身一寻外助,道路有异而已!’

    杨易飞升后地这些年里,凡人在科技上地进步也不可小觎。  不论其它,只说此时人类所造的宇宙飞船,已然能够进行短途空间跳跃,这就已经相当于仙界大罗金仙地水准。  大罗金仙的瞬移,本质上也是空间跳跃,不过鉴于空间属性规则链条的觉醒度尚浅,能量供给也不足,才导致了瞬移距离远无法同圣人的空间跳跃相比拟。  与此不同的是,凡人的宇宙飞船没有规则链条觉醒度的烦扰,有的,只是如何给飞船提供足量能源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飞船的跳跃距离没有极限,只要一次性提供的能量足够,即便是一跃百亿光年,也并非不可能。  然而实际上,凡人现在最高档的宇宙飞船,空间跳跃的距离莫说是同圣人比较,就连大罗金仙的瞬移,也远远不如。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类的能量提供仍旧停留在氢裂变反应的档次。  没有更高效率的能量来源,没有更好的储存能量的方法,都让宇宙飞船只能短途跳跃,一次不超过一亿公里。

    没有空间领域携带能量,又不能如圣人般的将物质完全转化为能量,为了寻找提高宇宙飞船航程和速度
>>>点击查看《终南启示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