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仙侠小说 > 终南启示录 > 终南启示录目录 > 正文 第三卷 天庭任职 第八十六章 太清入室弟子(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终南启示录 正文 第三卷 天庭任职 第八十六章 太清入室弟子(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卷 天庭任职 第八十六章 太清入室弟子

    在低调了若干年后,杨易的此次出行可谓是兴师动众,一路惊起仙人无数。()  虽然只是孤身一人掠过明轩大陆的天空,但浑身透出的浓浓洪荒气息,却让经过他身边一定范围里的仙人无不侧目,自动的闪到一旁。  如此一来,在杨易前进的道路上,出现了一块以他为圆心的直径上千公里的圆柱状无人空间。  这和明轩大陆空中其他地方不停的有仙人骤起骤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素袍淡袖,缓缓腾空而起,却无形中散发着凝重的压力与威慑,让众仙人不由自主的四下里退避,俨然有些帝王出巡的架势。  但杨易似乎还不太适应为万众所瞩目,因此不过一会儿,空中人影一闪,却是他已经发动了瞬移,直接前进到那幽蓝的宇宙空间里去了,只留下身后一片小心翼翼的窃窃私语。

    清微观此时的人气不错。  当然,这只是相对于以往大多数时候整个观里都只有老聃和青牛蹈厉两人而言。  此时,在道观里杨易拜师的大殿前,三三两两的太清圣人弟子正四散在柳枝下轻言细语。

    相比较其它仙人而言,圣人入室弟子对洪荒气息显然已经如同杨易一般的麻木了。  因此对杨易的到来,他们只是微抬了下眼皮看看之后。  就继续他们的悄言细语。  但是那些和杨易同等身份的记名弟子,则是个个张大了嘴巴。  那惊讶的神情,要比杨易在道观门口碰到地蹈厉道童还要夸张许多。

    青牛虽然也为杨易那近乎不可思议的道行精进速度而震惊。  但他早已知晓老聃对杨易的器重,又有杨易超速晋升大罗金仙的往例在前,因此在心中对杨易的修行资质本就估算的很高,所以他在惊诧了一会儿之后,就恢复了正常。  至少在表面上,他是恢复了镇定。

    但显然院中殿前的老聃记名弟子们,没有蹈厉道童那般地心理铺垫。  因此原本还打算借着此次观礼良机。  在圣人面前为澜乾真人鸣不平、喊几句冤的记名弟子,在看到这浑身散发着比圣人入室弟子还最少要浓厚上一倍洪荒气息地终南真人。  迟迟不能合上那至少是半开的嘴巴。

    对这些记名弟子来说,‘这太过于令人震惊了!’也只有到了现在,他们在持续震惊的同时,才对杨易为何会得到圣人如此的欢心,真正把握到了些脉络。

    无论是哪位圣人,都更加喜欢修行速度快、道行又足够高的弟子一些。  这在三十三天不是秘密,至少在圣人弟子中不是秘密。  虽然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

    于是杨易在清微观里的亮相,继他腾身飞出明轩大陆之后,一天之内第二次吸引了众多人震惊地目光。  这其中却不只是来自于那些记名弟子,更多震惊的目光,却是来自于开始时对杨易不屑一顾的太清圣人入室弟子们。

    对杨易不屑一顾,不代表着圣人入室弟子们就对杨易踏入庭院后记名弟子们的反应毫无所觉。  而且,从他们本身就是一个洪荒气息的发源地来说,每个入室弟子虽然都对这种气息渐趋麻木。  却并不是丝毫就不能察觉。

    正如一个整日里嗅着淡淡恶臭的凡人一般。  即使他对这种恶臭已经习惯到了麻木,但若是将同类的恶臭气息浓度调升到原来的两到三倍,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他仍然能够感觉到这种变化。

    此时院内地圣人弟子们也正是如此!若是杨易身上的洪荒气息比他们自身所发散出来的来得淡些,那他们仍然不会有任何感觉。可如今在留意到记名弟子们对杨易的反应后,他们稍稍对杨易多加了些注意力。  如此一来。  杨易身周那远超他们自身浓度的洪荒气息,在他们的神念中,同样引起了感应。

    这些圣人入室弟子们不急于感慨有多少年未曾再感受过洪荒气息,最早爬上他们心底地直接反应却是,‘这不可能!’

    正是因为太清圣人的入室弟子都已经涉猎到了时间链条的初步解析,他们才切身体会到了要达到杨易此时所散发来出的洪荒气息浓度,需要多么大的工作量和多久的修行时间!

    一次不信,再发出神念探第二、第三次……。  当经过不知是第几次的验证,证明他们没有发生错觉后,相对于记名弟子脸上的震惊与嫉妒。  这些圣人入室弟子却在同样的震惊面容中。  带了些希翼的喜色。  就如同一队徒步在沙漠中地旅人,感觉走了许久许久。  却始终没有走出沙漠。  甚至连沙漠边缘地影子,也没有看到。  可就在他们又疲又渴,甚至在怀疑这沙漠还有没有边缘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他们,已经有人在前方接近了沙漠地边缘,甚至还寻觅到了一个可供暂时歇脚的绿洲,这队旅人所会产生的反应一样。  羡慕震惊之余,更多的却是希望。  在逐渐麻木中,看见前方露出光芒时所产生的希望。

    窃窃私语的庭院内一片寂静。  记名弟子们强抑着震惊,不顾唇角尚在不自觉的微微颤动,先在心里完全撅弃了不久前欲要在老聃面前为澜乾真人讨公道的念头。

    这些记名弟子原本打算为澜乾真人讨公道,这只是
>>>点击查看《终南启示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