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仙侠小说 > 百花图卷 > 百花图卷目录 > 第八卷 大地平沉 第九章 惊雷(五)(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百花图卷 第八卷 大地平沉 第九章 惊雷(五)(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器,庄周可是大行家啊,在他手里,连一根树枝都能用来杀人,对弓箭虽然不是很常用,但英格兰长弓,诸葛连环弩之类的威名还是知道的,事实上,弓弩之中,弩虽然靠机括发射,因此基本对弩手没有什么要求,但一般的弩,一次只能发射一支,在战场上远不如弓发射来得快速,合格的弓手一分钟的精确射速是十二支箭,比火器时代的后膛步枪还快一倍,如果不要求精确度,那就更快了,可以达到一分钟十五支,如果在弓箭兵里面再用上三段击之类的,提高火力密度,那就更不得了了,简直是箭如雨下,其他兵种都只能扑街。

    而弓里面,又可以分两大流派,国产的是复合弓,因为弓的力度主要是来自于弹性,为了增强弓的弹性,增加了木、角、筋等复合材料,制弓的流程相当麻烦,而且价格昂贵,有点像美军的武器,在整个古代,军器制造中国一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但其他国家没天朝的国力,造不起那么好的弓,就只好弄些便宜货,选择那些木质坚硬的紫杉木,因为弹性不足,不能弯曲的太厉害,又没有加复合材料,所以只好把弓加长,这就是英格兰长弓,有点像AK系列,简单好用。

    当然除了弓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弩,像诸葛连环弩,名声大的不得了,其实就是一般的弩只能一次射一支箭,然后要停下重新上弦,而连环弩一次可以射好几支箭,能够自动上弦,无非是加上滑轮,箭槽一类的东西,只要学过物理,知道那些基本的构件,都能设计出来。

    还有就是守城用的弩,这种弩就是一般弩的放大版,人腿部用力上弦,甚至是用牛马一类的牲畜提供力量上弦,射出的箭就更加强劲,力量远胜一般的手开弓,可以用来摧毁攻城方的投石车、箭楼一类的武器。

    而投石车,还有异名同义的霹雳车、抛石机之类的东西,其实就更简单了,只是初步利用了一下杠杆原理,用人力拉拽杠杆一端,把另一端放置的大石头,碎石块一类的东西抛射出去,威力虽然大,但其实原始得不得了,至少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改变杠杆两端的距离比例来让投石机的力量变大,也不用人力拉拽,可以用牲畜,也可以悬挂石头,依靠重力,甚至可以增加滑轮一类的构件,减少用力,优化的办法太多了。

    但就是这种简单的武器,在历史上也是农耕民族的专利,草原的游牧民族就是不会,要造攻城武器,都得到农耕民族或是农耕民族的附属部族里掠夺工匠,这才能造出投石机一类的攻城武器来。

    可以说在整个冷兵器时代,弓弩都堪称最恐怖的武器,蒙古人能够无敌天下,就是凭着骑射两个字,把骑兵和弓箭结合了起来,但有趣的是,在中国,弓弩历来都是管制兵器,是禁止民间使用的,只有军队才能使用弓弩,而在西方,却是禁止人使用佩剑,弓弩却是开禁的武器,就和后来的枪支管制差不多,一边不能用,一边可以用,刚好相反。

    庄周自然没有多少马匹,所以也不能大规模的组建骑兵,但造弓箭和投石机还是会的。

    亲手根据现有的条件设计了弓和投石机,然后把其中的制造流程分解,订出每一个部件的标准,然后根据流水线的原理,再分摊到每一道工序当中,优化组合起来,不过现在庄周也没有大工厂,不可能大规模的生产,只好参考当年秦国的模式,把生产指标派到每一个作坊,每一个定居点,每件兵器,每个部件,都有专人负责,最后送到军勤部组装起来。

    国家之力,排山倒海,几百万人在庄周一声令下,很快就行动起来,短短的半个月就制造了一百万张弓,数千万支弓箭,由于之前庄周一直强调队列训练,现在要训练火力密度也是非常容易,只要分配好每个人的在队列中的射击方位,然后把弓拉开,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箭射出去就行了,根本就不用考虑准确度的问题。

    投石车也造出了一万台,运到河水南岸,一字排开,方圆数里都是投石车,这样的规模,即便是正面和苏箬人对碰,鹿死谁手还是两可之间。
>>>点击查看《百花图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