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交锋 > 交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77章 皆大欢喜(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交锋 章节目录 第277章 皆大欢喜(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邓湘涛接到井山的汇报,差点气疯了。贺清和的办事能力如何,他很清楚。这种事情,贺清和如果搞不好的话,就应该早点让朱慕云去办。原本十二根金条的事,生生让朱慕云办成了二十根。可笑的是,井山并不知道朱慕云的身份。得知,贺清和最终通过朱慕云,把人给放了出来后,他还洋洋得意。“十七支队的人,进古星干什么?”邓湘涛问,忠义救国军在河西,虽然号称一个支队,但实际上,只有几百人。而且,这几百人,都还是收容、整编了当地的武装力量之后才有的。“他们缺粮,想进城买粮食。”井山说,十七支队的人,在城外受了苦,好不容易进趟城,当然会放纵一番。只是没想到,因为争风吃醋,被带到了警察局。幸好贺清和找对了人,要不然的话,身份一暴露,还有活路么?“买到了没有?”邓湘涛问,随着日军封锁越来越严,城外的日子,确实越来越难过。不要说享受,就连吃饱饭都成问题。“他们要的量太大,谁敢卖?而且,现在的价格太高,买的越多,那帮米商的价格,反而越高,好像是吃定了他们。”井山说,都说无商不奸,他总算见识到了。“城外搞粮食的机会要大得多,何必跑到古星来?”邓湘涛说,忠义救国军,有自己的地盘,可以找当地人购买。而且,他们也可外地购买,甚至,还能从日本人手里抢。只要截一次日军的粮食,都够他们吃几个月的了。“如果他们搞得到,怎么会来古星呢。站长,我们要不要帮忙?”井山说,古星站和忠义救国军,都属于军统。“当然要帮忙,但他们不提,我们就当不知道。”邓湘涛说,他与十七支队,并没有统属关系,别人没开口,他总不能主动提出帮忙。第二天,十七支队的人,请邓湘涛吃饭。他们在城里差点栽了,如果不是古星站出手,此刻他们很可能已经被送到了宪兵队。“敝人古春晖,多谢邓站长相救,古星站的大恩容后再报。”古春晖在法租界宴请邓湘涛,以他们的身份,也只适合在法租界活动。“原来是古支队长。”邓湘涛诧异的说,他虽然没见过古春晖,但听说过他的名字。忠义救国军的十七支队支队长,正是古春晖。“此次兄弟遭难,幸好有邓站长。”古春晖感激的说。井山在旁边看得暗暗惊奇,他没想到,古春晖竟然亲身涉险,要知道,古春晖可是上了悬赏榜的。谁要是拿到他的人头,马上就能领到一万大洋。“古支队长说这话就见外了,不知古支队长来古星有何贵干?”邓湘涛问。“买点粮食,我们十七支队这么多人,再没有粮食,就要断顿了。邓站长,你可能没领过兵,但当兵就要吃粮,要是没有粮食,我手底的几千兄弟,还怎么为党国效力?”古春晖说。“不知古支队长,想采购多少粮食?”邓湘涛问,现在粮食的价格,一天一个价,而且以古春晖的身份,就算能买到粮食,也会是个天价。“此事还得请邓站长帮忙才行,我只带了三万大洋,全部用来买粮食。”古春晖说。“现在古星的粮价,已经快涨到天了。”邓湘涛叹息着说,三六年以前,古星的粮价,一石不过二元六七角。到三八年,一石大米,也不过二元八角。但三九年,就涨到了五元以上,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一天一个价。现在,一石大米,至少要三十元。如果用法币结算的话,至少得一百五元以上。一石是一百六十斤,也就是说,一斤大米,差不多要一元法币了。这还只是正常采购的价格,如果要卖到城外,价格还得翻番。三万大洋已经不少,但现在,恐怕买不到多少粮食。况且,就算买到了粮食,想要运出城,也是个麻烦。“不管价格多高,都必须要买,否则真要是断了粮,会动摇军心的。”古春晖说。“这样吧,我先帮你问问,能不能买到,能买多少,有了准信再通知你。”邓湘涛说,这种事,当然得找朱慕云。在古星,没有谁比朱慕云,更熟悉那些粮商。现在,整个古星进出的货物通道,有一半控制在朱慕云手中。朱慕云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准备跟古星的几个大粮商去接洽。李自强的这批粮食,虽然他也可以吃下来,但四万五的价格,并不便宜。况且,他手头上,也没有这么多现金。现在,听到邓湘涛让他收购粮食,他感觉无数的大洋,像下雨一样,向自己砸来。“三万大洋?这能买几斤粮食啊。”朱慕云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王家港295号,见到了邓湘涛。“我知道你小子门路多,这是忠义救国军要的军粮,绝对不能赚的。”邓湘涛叮嘱着说。朱慕云开口就是,能买“几斤”粮食,就算现在粮食再贵,价比黄金,三万大洋,也不可能只买到几斤粮食吧?“我绝对不赚差价,三万大洋能买多少粮食,你心里也有数。你都发了话,我敢赚吗?”朱慕云说,他绝对不赚粮价,只赚大洋的差价。以及,运输费用。李自强的粮食,幸好没有报关,否则的话,不但会非常麻烦,而且还会损失一大笔钱。如果按照法币的赎买价格,现在市面上的价格,八九万就差不多了。当然,要是朱慕云去买,用途正当的话,恐怕不用五万。如果用大洋买的话,虽然大洋不准流通,但商人们实际更加喜欢,应该会更便宜一些。“这样吧,三万大洋,七十吨大米。”邓湘涛说,他跟朱慕云,绝对不能犹豫,否则不知道又会搞出什么名堂。“这个价格合理,但不包运出城。”朱慕云点了点头。“你是缉查科的科
>>>点击查看《交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