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战斗在甲午年 > 战斗在甲午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光绪和睦仁的眼光错位(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战斗在甲午年 章节目录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光绪和睦仁的眼光错位(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何爱卿,你对现在的战事有何想法,但说无妨;我大清军队不少,枪械也算锐利,为何各路练军却是节节败退?”

    光绪问这句话,是确实想听一听何长缨的意见。

    到现在光绪还是有些不明白,按理说大清国土是小小东洋的百十倍,人口是东洋的七八倍。

    常备百万大军,是东洋的五六倍。

    尤其是北洋军,用的都是进口的毛瑟快枪,克虏伯洋炮。

    朝廷当然也比东洋有钱。

    光绪还听了一个笑话,东洋为了买回吉野舰,连他们的国王睦仁,都饿着肚子一天只吃一顿饭。

    对大清来说,就是买十艘,花个两千万两,也不用饿着肚子一天只吃一顿饭。

    于是光绪就十分不理解,你东洋都穷成这样了,还不好好在家种地耕田,居然还四处穷兵黩武。

    要知道打仗可是最花银子的啊,有这钱不能好好吃饱饭,整天瞎蹦跶什么。

    莫非东洋的国王脑子不正常?

    而且更加让光绪难以接受的是,就这么一个撮尔小国,一群穷鬼,却从汉城打到平壤,然后在大东沟大败大清水师,在鸭绿江大败大清陆军精锐。

    更是直接活捉了4000铭军和提督刘盛休。

    接着凤凰,岫岩,金州,营口,海城,各处城池纷纷陷落,到了今儿更是打倒了奉天!

    这仗,怎么就输的这么难看呢?

    光绪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满殿的大臣,都竖起了耳朵,想听一听这个小将军的见解。

    何长缨想了想,觉得有些东西说说也无妨,历史上就是因为日军打败了大清,大清才开始在小站练兵,练出了埋葬大清的北洋六镇。

    “现在朝廷在辽东,说是有五六万军队,和日军大体相当,不过大半都是新兵,基本就是没用的废物点心,一千人挡不了日军一个200人中队的一次冲锋;就是那些老兵,平日不好好训练,很多都是临时抱佛脚,指着这些兵痞子打打顺风仗还可以,稍有逆境,不是逃跑,就是哗营。”

    何长缨话说的直白而且难听,不过光绪倒是听得十分入神,觉得这个何爱卿说得正是自己私下所认为的。

    临时招募新兵,除了充人头,别的还有什么用?一群绵羊里面,冲进来一条饿狼,羊群就全散了。

    至于那些老兵,当然是这些年承平已久,淮系将领在李鸿章的庇护下,一个个荒淫好色,吃空饷疏练兵,所以军队战力全无。

    士兵都成了把当兵当做养家糊口,混银子的兵痞子。

    “这么算来,在辽阳防御圈,咱大清和日军的总体战力比大致为一比三,甚至更多!因此宋军门,聂将军他们才一直被动的步步防御,而无力反攻。”

    何长缨的这些话很不中听,光绪,下面跪着的一群军机,都有些变色。

    一比三,这不是在明说辽阳防线随时都有奔溃的可能?

    “何爱卿言之有理。”

    光绪的心里给一团火烤一般的难受,对无能的李鸿章和他手下的一群垃圾将领,充满了恨意。

    “说完士兵单兵战力,再来说一说军队间的连同作战;日军一个师团战时大约有两万兵力,两个师团成一个军,如使左右臂,上下级关系清晰,令出严行;而咱大清三两千士兵一个统领,上万大军能有十几个总兵,上有军令,下有对策,各行其是;如何不败?”

    随着何长缨的这一句‘如何不败’,让上书房内静的吓人。

    朝廷之所以分为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提督,总兵,目的众人自是分明。

    听到何长缨居然直接挑破了这事儿,光绪的目光不禁微微一凝,望着老老实实的撅着屁股,趴在蒲团上面的何长缨。

    “是大忠,还是大奸?”

    光绪心里面暗自想着,开口谨慎的问道:“爱卿可有良策?”

    跪在何长缨身边的连顺和徐邦道,顿时起了一身的冷汗,在心里祈祷,这个小爷可别再乱说话了。

    他们两人的身上,已经打下了何长缨的标签,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何长缨这回要是失势了,他们两人也只有告老回家抱孙子去了。

    “可学德国,先行编练出六到七支精兵,每一支兵员一万两三千军力;平日严格训练,战时这七八万精兵,两支组成一个作战兵团,足可对抗各国的野心。”

    何长缨的话不禁让光绪有些意动,他不动声色的问道:“但凡练兵,总得有拿纲主持之大将,何爱卿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上书房里面,人人屏住呼吸,就是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何长缨似乎毫无所觉,继续大声的说道:“总领之人,无需武将,只要择一能臣则可;其余各军统领由皇上亲自委任,第一军以八旗为主,拱卫京师,军长可选皇族掌军。”

    当听到何长缨说‘择一能臣则可’,上书房的气氛就猛然轻松下来。

    而何长缨说道‘皇族掌军’,连光绪的脸上都露出
>>>点击查看《战斗在甲午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