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 紫卿 > 紫卿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百八十二章 弹歌(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紫卿 章节目录 第三百八十二章 弹歌(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迢来朝,总不能让使臣大人空手回去不是。”郑斯璎巧笑如花,“不如就让辛姑娘赋诗一首,誊写装裱,与皇上的国礼一道,赠与使臣大人。也算传我风骚至边疆,让四方百姓共沐仪礼之雅。” 辛夷心里咯噔一下。 李赫沉吟不语。 熏凉台的官吏们却顿时炸开了锅。 “一个平民丫头,会做点诗就不错了,怎还能代表大魏风骚,作为国礼赠出?”“以国之名,送以诗词,岂不是显得我大魏无人,都还要女子充场面了?”“什么四方百姓共沐仪礼,她一介民妇之言也配?” 转瞬间,十几位翰林走出来,向李赫请命,俱陈饱读诗书,都可作诗相赠,绝没有让个民妇出头,辱了大魏门面。 “各位大人息怒。请听斯璎一言。”还不待李赫回答,郑斯璎娇声一喝,“这国礼之诗,绝不是辛姑娘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如先拟个题,也好匡正字词,信达雅齐备。就以八字为题。” 郑斯璎顿了顿,看向辛夷,眸底一划而过的戾气。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注1) 熏凉台顿时鸦雀无声。不止群臣,连辛夷自己,也愣了。 只因这八字,乃是中原有所记载的,最古老诗歌。 大魏寒窗十年的白胡子夫子,明白意思的都寥寥,何况吐蕃和南诏的蛮夷,只怕花上几天也解释不清。 注释 1.“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上古时期,人们群居洞野,经常受禽兽的威胁,“弹”成为一种驱逐禽兽的工具,被广泛采用。有弦的“弹”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安全防御功能,受到了先民们的喜爱,因而宣扬制作和使用的话语象歌谣一样到处相传,经过不断修改、凝炼,最后才经先民纪录为今天我们所见的八字《弹歌》流传了下来,至少已经7000年。至此,学术界一种说法认为:《弹歌》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
>>>点击查看《紫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