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壮哉大唐少年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44章:特赦(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壮哉大唐少年郎 章节目录 第544章:特赦(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请坐!”

    甘露殿!

    李世民高坐殿前,见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秦风因召而来,便请四人入坐。天』『 籁小 说

    “诸公,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侯君集的处罚也应该有个结果了。”李世民右手食指一下一下的敲着案几,目光不住的在他们三人脸上移动。

    房玄龄、杜如晦两人互望一眼,各自不语。

    “陛下,侯君集为了一已之私,犯了死罪,理当受到严惩。否则,人人效仿,律法将成一纸空文,若不严惩,如何以正国法?如何让天下人服从?”

    魏征!

    律法的坚定维护者,站了出来。尽管与侯君集关系不错,可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向来是魏征的行事风格

    他欣赏侯君集的才华不假,可是侯君集的人品让他很失望。

    杜如晦沉吟了片刻,亦道:“陛下,不管侯君集以前有多大的功勋,但侯君集触犯的是国法,法不容情。不管有何道理,不管有什么原因,都无法改变侯君集的犯罪事实。国家律法不能成为个人满足私欲的工具!”

    “你怎么看?”秦风扬了扬下巴,露出了莫名所以的神色。

    “这不是好事……”秦风沉默了片刻,悠悠的叹了一句。

    “何以见得?”房玄龄追问。

    “是不是好事,要看用什么标准去衡量。”秦风忽然眼神一眯,脸上浮现一抹于年纪完全不相符的深邃。

    “约束人性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律法,也就是我们说的规则,这是凌驾于人性之上的准则,强制约束人的行为。”

    “第二,是道德,这是源于人性自身,用人性来抑制人性,依靠集体、社会、世界的目光和口舌来约束人的行为。”

    “第三,是信仰,自我约束的最高准则,无需旁人监督,不用律法加持,仅仅依托自身对信念的追崇,自己约束自己。”

    秦风慢悠悠的说着,语气平淡。

    “当信仰崩塌,拿什么去醒悟?当道德沦丧,用什么去衡量?律法,只有律法,只有律法才能强制人们去遵循社会的法则!这就是律法存在的意义了。”

    魏征捊须而赞:“精辟!”他接着说道:“枉顾国法而不治的后果是律法体系的崩塌,还请皇上莫要因功废私,自从我大唐建国以来,从未生如此恶劣事情。若因为私事,人人都可以为了一已之私而出卖重大军情,那国法何在,大唐的纪律何在?””

    魏征这番话可谓锵锵有力,掷地有声,一字一句,说的是唾沫横飞。同时,在秦风看来也有些咄咄逼人。

    “魏大人言之有理!不过,凡事都有一些意外嘛。”秦风本来对魏征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此刻却觉得他没有那么讨厌,这种法律坚定的维护者在21世纪已近绝迹了,不管他言辞如何,但是他都值得尊重。

    不过为了不让李世民认为自己是反复无常的小心,秦风此刻只能硬着头皮怼上魏征,“魏大人,我来问你。律法存在的意义何在?律法存在的目的何在?”

    “自然是为何教化万民,约束万民!”魏征想也不想的如此回答了。

    “好。可是我在读书时,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也是关于律法方面的事情,我就算想破了脑袋也解决不了,还请魏大人不吝指教。”

    魏征道:“请说!”

    秦风向魏征拱了拱手,道:“那晚辈就放肆了。具体的事例无需详谈,那个法,县令遇到的难题是这样的:一个人看着另一个人即将死在自己的面前,他有两个选择,一、眼睁睁的看着,让他死在自己的面前,不闻不问。二、出手相救,但如此却会触犯到律法。这人该救还是不该救,”

    “一切应当遵循律法!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犯罪的借口!”魏征毫不犹豫的说。

    “魏大人的选择是不救,因为你要守法,可是当某一天,你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你会向一个冷血畜生一样,站在一旁,冷眼看着那可怜的人在眼里慢慢的死去,看着一条人命在你眼前消失吗?”

    “这……”魏征也不知如何回答。

    “你刚才也说过,人命关天,法存在的意义是约束万民,是为万民某福。但因为守法,将人命视若无睹,这跟畜生有什么两样,这法当守,还是不当守?请大家告诉我!那个为了救人而触犯了律法的人应当如何处置?”秦风扫了苦苦思索的众人一眼,含笑而问。

    “你呢?如果换成是你,又当如何?”过了半晌,李承乾把问题又抛向了秦风。

    “我也不知道!”秦风笑了一笑,道:“可那个县令的解决办法,我认为值得我们借鉴。”

    “说说看。”李世民饶有兴致的问。

    “先,县令调查事件;其次、反复思索其行给天下造成的伤害大,还是好处多,确定此人触犯律法确实是件利大于弊,当证明确凿,一切都是利大于弊的时候,该县令进行了第三步,那就是广泛的征求民意,从诸多民意里抽出千人的答案,最终,有九百多位百姓支持了救人者时,于是
>>>点击查看《壮哉大唐少年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