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仇报仇(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逆水行周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仇报仇(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位于河谷南端出口处的阴山关,两山千仞,一涧冲激,为大别山五关之中最险要之关隘,其扼守的道路为南北走向,南端为南定州州治蒙笼,而北端为南建州州治平高。

    阴山关西南为举水上游峡谷,发源于大别山的举水奔流向南,过蒙笼城后最终流入长江;而阴山关东北则为灌水上游峡谷,发源于大别山的灌水奔流向北,过平高后汇入淮水。

    阴山关位于阴山北麓,和木陵关(穆陵关)一样,是大别山五关之中最重要的两处关隘,南北对峙数百年,历经大小战事无算。

    南军北军围绕木陵关、阴山关,爆发过数次大战,反复争夺两关及相关戍守之地,各自投入兵力数千甚至逾万。

    木陵关扼守着光黄道,而阴山关扼守着另一条翻越大别山南北的重要通道,所以作为领兵攻打阴山关的大将军田兴寿而言,这个关隘是必须拿下的。

    天子遇刺伤重不治,弑君逆贼是杞王宇文亮,朝廷大军随即向宇文亮父子盘踞的关中、山南进攻,而丞相尉迟惇,亲自调拨兵马,来个五路并进攻打山南黄州。

    所以要同时进攻大别山五关,田兴寿不想落在其余四路兵马的后面,以免显得自己无能。

    他得丞相青睐,负责攻打最重要的关隘之一阴山关,兵力八千人,另有轰天雷无算,如此都不能攻下阴山关的话,田兴寿可没脸回去复命。

    更没脸面对父亲的牌位。

    大概十六年前,陈国镇守江北六州的大将周炅还朝,定州剌史田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齐国,齐国援兵翻越大别山增援,而周炅随即领兵平叛。

    田龙升为江北酋帅之首,发动叛乱之后,动员了各路酋帅合计兵力将近十万,其中就包括弋阳太守田龙琰,诸酋帅各自领兵据守要地互为犄角,又有齐军驻扎木陵、阴山二关作为策应,只道江北固若金汤。

    结果周炅分兵挡住田龙升各军,亲率骁勇进攻田龙升,一战破敌之后,田氏兵马溃散,田龙升、田龙琰被斩首,齐军见状北撤,陈国尽复江北六州,占据木陵、阴山二关,隔着大别山与齐国对峙。

    时光流逝,当年死于周炅手下的田龙琰,其子田兴寿又领着兵马打回来了。

    当年田龙升投了北朝,和田龙琰等人遣子入齐以为质子,当时还是一个少年的田兴寿,便被父亲田龙琰送去邺城,结果田氏很快败亡,他就成了齐国人。

    齐国灭亡,田兴寿成了周国人,而没过多久,仇人周炅的儿子也成了周国人。

    周炅为陈国坐镇江北六州,于任上病逝,没过多久,其次子周法尚得罪了陈国藩王,被其诬陷意图谋反,周家大祸临头,周法尚只能叛逃周国。

    周炅的三个儿子,长子周法僧被捕之后死于狱中,就剩次子周法尚和第三子周法明逃到周国,周法尚得当时的天元皇帝看中做了刺史,让田兴寿想报仇却找不到机会。

    后来天元皇帝忽然驾崩,周国随即爆发内乱,战火持续了七八年,田兴寿浴血奋战,凭借用性命换回来的军功进位大将军,而周法尚兄弟一直在山南,据说投了宇文氏。

    田兴寿从大象二年起,就是尉迟氏一系的将领,所以渐渐看到了报仇的希望,而此次朝廷讨伐逆贼宇文亮父子,派兵攻打山南黄州,田兴寿终于有机会报仇。

    当年周炅平定田氏,诛杀甚广,弋阳太守田龙琰一脉只剩下田兴寿这个儿子,而周炅如今还有两个儿子在世,所以田兴寿要想报仇,得攻下衡州、鄂州。

    他打听过相关消息,所以知道周法尚是鄂州刺史,那么其家眷应该在鄂州;其弟周法明,担任衡州司马,如今随岭南道行军远征岭表,其家眷应该在衡州。

    既然要报仇,先把这两兄弟的家眷抓了,所以得攻下衡州、鄂州,然后再抓住这两兄弟,他要将其全家人头凑够,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这个愿望能实现么?肯定能!

    田兴寿看着眼前被浓烟笼罩的阴山关,脸上浮起淡淡的笑容,阴山关可不是什么从没被攻破的雄关,当年萧梁和元魏对峙时,阴山关就几经易手。

    围绕占据地利的关隘进行攻防,双方无非是用人命来填,而现在双方有了轰天雷,那就看谁手中的轰天雷多,对此田兴寿很有信心,因为他们为了此次作战,提前备有充足的物资,其中就包括轰天雷。

    据说轰天雷这种兵器,还是山南的宇文亮父子先用在作战之中,不过如今反过来被人用轰天雷来轰,此中滋味如何,田兴寿不用想都知道。

    一处关墙被轰塌,攻防双方随即围绕破口展开血战,没多久,又一处关墙被轰塌,田兴寿看了看天色,他觉得今天日落之前,肯定能拿下阴山关了。

    这距离他的兵马抵达阴山关、与之前佯攻的兵马汇合,不过三日时间。破关之后,要抵达南定州州治蒙笼,也不过是三日的行军时间。

    当然半路上肯定会有黄州军的伏兵,要想办法袭扰甚至伏击,所以进军速度不可能那么快,沿途的地形十分复杂,走走停停的话,可能十天半月都到不了蒙笼。

>>>点击查看《逆水行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