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八章 一帆风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逆水行周 章节目录 第二十八章 一帆风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建康城一隅,某处邸店内,张鱼等人正在清点货物,这是他们此行目的之一:将这些南海香药带走。天』籁小说.『⒉

    香药,是各类香料的统称,又称“舶药”,南朝有海贸之利,每年都有天竺、波斯甚至拂林的蕃船抵达岭南广州,带来各种香药。

    “此乃旃檀香,为扶南海船舶至广州,又达建康,据说此香源于天竺,亦有蕃商走6路从碛西入中原,一般是到长安、晋阳…”

    一人向张鱼介绍起各类香药,这可是郎主的贵宾,他们不敢懈怠,尤其面前这位生面孔,就是专程来了解香药的。

    香药入中原,6路走的是西域大漠,而世人如今皆称碛西,海路走的是南海,陈国国土交趾以南的扶南国,便是蕃邦海船的落脚点之一。

    香药的种类有许多,所谓旃檀香为珍奇树种,又名檀香、白檀,于晋时传入中原,旃檀香味醇和、历久弥香,深受权贵喜爱。

    数百年来向中原进献旃檀香的国家有天竺、扶南和盘盘国,故而其产地为天竺、南海诸国。

    旃檀(檀香木)还有一个重要用途,那就是刻佛像,西晋泰始年间,便有人用檀香木刻佛像。

    按佛经所说,在佛的极乐世界里,应该是“十方佛世界,周遍有妙香”,所以旃檀佛像所具有的独特芳香气味,与金、银、玉等佛像相比,更接近于理想中的净土。

    梁天监十八年,扶南国王派遣使者向梁武帝进献天竺旃檀佛像,从那以后江南各地以旃檀刻像的风气愈浓烈。

    又有郁金,为异域名花,可用来提取黄色染料,因其味芬芳又称郁金香,亦可用来薰衣,防诸臭味。

    还可以入药,用来治马病,或者用来治疗因为饮酒过多积虚热导致的黄疸病,此物据说源出极西之地大秦(拂林)或者波斯,

    东汉以来中原亦有种植,但仍以蕃商所售郁金香为佳,南海婆黄国、扶南国均有产出。

    又有胡椒、荜拔,即可作为香料亦可作为调味料,出产于天竺,据说波斯亦有产出,分6路、海路入中原。

    又有诃摩勒、庵摩勒、毗梨勒,此三种天竺异果可入药,用来治疗热病、烧、眼疾、咳嗽等等。

    又有豆蔻,可除口臭、身臭,令人体香,分为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小豆蔻等,这些都是舶来之物,均出于南海诸国。

    又有龙脑香、龙涎香、**、阿魏、贝甘香、苏合香,均为极西之地的大秦(拂林)、波斯所产,主要走海路入中原,当然也有蕃商走6路经碛西带入中原。

    “苏合香,据说为狮子尿或狮子粪制成,不过又有说法,云其为诸香煎其汁而合成,可做香膏。”

    “此香可用来薰衣、薰帐,用苏合香薰过的衣物,隔年依然香味可闻。”

    “至刘宋以来只有皇族及达官显贵才用得起苏合香,郎君手上拿着的这盒,我家郎主可是费了一番波折才凑齐,可谓价值千金。”

    张鱼仔细打量着手上那个木盒,即便没有将鼻子靠近,但轻轻一嗅便有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只觉神清气爽。

    “这么多香药,放在一起香气四溢,只怕用船运输之时,会被临检的巡江兵丁察觉,若是如此该如何是好?”

    “郎君勿忧,一会香药装箱时会用油布包裹,一来防水二来遮味,即便真被水军战船拦下,只需出示那块凭证,再透露些许我家郎主身份,便可高枕无忧。”

    数年下来,这香药的买卖和对方做了不止一次,按说都已经熟门熟路,不过解说之人知道此次对方换了个新手来,所以问的问题比较多,只能耐心解答。

    点清数量装箱完毕,张鱼拱手向几位道别:“有劳诸位了,下次来建康时再举杯一聚。”

    “郎君客气了,可得多在贵主面前为我家郎主美言几句。”

    “此是自然,告辞。”

    “某等祝郎君一帆风顺。”

    。。。。。。

    江面上,船只如梭往来大江南北,北岸的广陵,南岸的京口,两处要地之间的航线,支撑着南朝陈国的淮南州郡。

    江南的钱粮,经由船只送往江北,供养驻守淮南的官军,作为建康的屏障,淮南之地可谓重中之重。

    在南北往返的船队之间,又有许多船只顺流而下,经过京口、广陵江面后经入海口驶入汪洋大海。

    按着风信和季节,海船有的是转向南方,一路南下前往丰州、岭南;有的则是违反禁令,悄悄北上与敌国做买卖。,

    三艘三桅大船正顺流东进,船的形制与常见大船有些不同,但还未到引人注目的地步,头船的甲板上,张鱼正举目远眺,看着北岸的广陵城。

    此时的广陵,为陈国南兖州州治,而就在数年前,是为周国、隋国的吴州州治,广陵所属州郡名称之变化,正是数百年来风雨的见证。

    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丢了中原兖州的东晋朝廷,在与建康一江之隔的北岸广陵地区侨置兖州,安置南下的北方士民,是为南兖州。

    此时的南兖
>>>点击查看《逆水行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