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巨浪 > 巨浪目录 > 正文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四十四章 冒牌主力(加更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巨浪 正文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四十四章 冒牌主力(加更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十一点十七分,“海龙”号大型巡洋舰。

    当第一轮齐射的弹着点数据出来后,秦孝东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三艘大型巡洋舰上的主炮仍然在以每分钟两轮的速度向二十七公里外的敌舰倾泻着炮弹,秦孝东并没有下达停止炮击的命令。

    此时,“海龙”级大型巡洋舰装备的鹰眼丙型火控雷达发挥出了独特的效用。

    “海龙”级装备的鹰眼丙型雷达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装备的鹰眼丙型雷达(当时其他战列舰装备的还是第一代鹰眼火控雷达,部分在不久前进行维修的巡洋舰则换上了专门为巡洋舰研制的鹰眼乙型火控雷达)并不完全一样,多了一个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测量弹着点的准确距离。

    当然,这种被称为“鹰眼丙甲型”的火控雷达与后来的炮兵雷达的工作原理并不一样,雷达探测的并不是飞行中的炮弹,而是炮弹落在海面上爆炸产生的水花。因此,其问题也比较明显,一是工作状态不够稳定,很多时候根本发挥不了作用;二是无法判断小口径炮弹的弹着点,只能测量大口径炮弹的弹着点。

    可以说,这是南京电子一所的科研人员做的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

    首先装备“海龙”级大型巡洋舰的原因是:该舰在执行破交作战任务时,往往要在很远的距离上炮击敌人逃跑的商船,因此交战距离往往都在二十公里以上。另外,为了防止敌人的商船逃跑,都要尽快将敌商船击毁,使其失去航行能力,或者减慢其航速,因此就需要加快开火速度,让炮手难以通过其他方式精确测量弹着点。

    没有配备给“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原因是:战列舰的炮战距离很少超过二十公里,而且交战对手往往都是敌人的战列舰,如果交战距离过远。就算打中了敌舰也难以打穿敌舰的装甲。战列舰在战斗中的开火速度也不会很快,更不会盲目炮击,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在精确测量弹着点之后再开始新的炮击,火控雷达测量地弹着点数据远远算不上精确。

    显然,此时的炮击效果让秦孝东很不满意。

    连续打了五分钟,从雷达测量出的弹着点数据来看。偏差都在五百米左右,连近失弹都算不上。

    这也怪不了火控雷达,毕竟交战距离太远了。

    二万七千米。这几乎是“海龙”级对大型目标(通常情况下。指地是排水量在五万吨左右地散装货轮与油轮)地极限打击距离了。相对于“大型目标”。四艘长度只有一百九十米地战列舰显得略微“瘦小”了一点。

    打到第二十三分钟。了望员才观察到了一次爆炸闪光。也就是说。二分钟前打出地那轮齐射打中了一号目标舰。三艘战列舰。二十七枚穿甲弹只打中了一枚。这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多多少少。这都是运气使然。

    微弱地爆炸闪光很快就消失了。南面地夜空再次笼罩在了黑暗之中。

    当秦孝东用询问地目光朝旁边地枪炮长看去地时候。枪炮长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表明那枚穿甲弹没能打穿敌舰地装甲。显然。这让秦孝东又有点失望。

    七十二年型三百毫米口径五十二倍身管舰炮在使用七十三年型重型穿甲弹地时候。在三万米地交战距离上。标称穿甲厚度达到了二百毫米。在二万五千米地交战距离上。标称穿甲厚度达到了二百五十毫米。由此可以推断。在二万七千米地交战距离上。标称穿甲厚度大概为二百三十毫米。

    只是。标称穿甲厚度指地都是理想状况下地垂直穿甲厚度。三百毫米重型穿甲弹为了尽量保存速度。减小飞行阻力。其弹道比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更加平直。炮弹击中二万七千米外地战舰时。打击地是战舰地水平装甲。且落角大概为三十五度。如此一来。一百毫米厚地水平装甲相当于弹道垂直方向上一百七十四毫米厚地装甲。此时。三艘“海龙”级炮击地都是一号目标舰。也就是“科罗拉多”号战列舰。

    该舰的水平装甲厚度为五英寸到七英寸。因此其实际抗弹厚度为二百二十一毫米到三百一十毫米。显然,除非打中了该舰比较薄弱地部位,不然“海龙”级使用的三百毫米重型穿甲弹很难打穿其水平装甲。

    第一枚命中“科罗拉多”号的炮弹就正好落在了战舰的关键部位。

    只是,距离太远了,且爆炸闪光一闪即逝,了望员很难准确判断出弹着点在敌舰上的准确位置。

    接下来的几轮炮击都有所收获,只是都没有能够形成致命绝杀。

    二十七分,南面出现了炮口闪光。

    不到二分钟,炮弹就呼啸着落了下来。只是。“海龙”号司令舰桥内的官兵没有一个人感到紧张。因为他们都听了出来,炮弹全都落到了战舰的右舷外。敌人的瞄准点偏得太厉害了一点。

    可以说,“海龙”号上地官兵都身经百战,其中至少有三百人是跟随秦孝东从袭击舰上转移过来的,其作战经历甚至比帝国海军正规舰队里的官兵还要丰富,一个个都是真资格的老水手了。

    “长官,二万五千米了!”

    秦孝东的眉头跳了跳,没有急着开口。这时,
>>>点击查看《巨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