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大洋上空的鹰 > 大洋上空的鹰目录 > 正文 第九章伞降(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洋上空的鹰 正文 第九章伞降(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8月31日晚上9点,熄灯号己经响过了.黄林闭着眼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心里总是静不下来.连‘暝想‘都无法练了.原因他很清楚,再过1个小时,准确地说1小时45分,几千万人的劫难就要开始了!在地球的另一边,在遥远的欧洲,德国人的几千冂大炮已脱去炮衣,800多架飞机随时可以升空,1800辆坦克已进入进攻出发阵地,南.北两个集团军的130万大军己箭在弦上

    ;该死的!我为什么要知道得这么多啊!什么都不知道该多好啊!为什么把我弄到1939年来?为什么不是2009年!偏偏自已又是学历史的.;明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就是无能为力.黄林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

    美国东部时间1939年8月31日22点45分,这是世界时区的西五区时间.而在东一区此时的时间是1939年9月1日4时45分.这一时刻是人们永这记得住的时刻,它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的爆开,德国边境的几千冂大炮同时咆哮起来,炮口的火焰把德国边境一侧照得透明.几千道火流星划破夜空,带着成百上千吨钢铁,也带着死亡,扑向了对面的波兰大地上.在300多架战斗机的掩护下,500余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着波兰的机场,铁路,公路,城市,港口投下了几千吨炸弹.由龙德斯泰特将军指挥的,南方集团60万大军和由冯.包克将军指挥的,北方集团70万大军.象一把大铁钳,分两路向波兰腹地杀了过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后世不管是历史学家或者是军事学家都承认,波兰人对德国人是十分警惕地.早在德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时波兰人就开始准备这一天的到来.不过他们犯了两个最大的错误即政治和军事上的.正因为这两个错误才导致了波兰在暂短的抵抗后,迅速地崩溃了.

    首先,在政治上,波兰把自己和英.法紧紧地捆在了一起.这种同盟使波兰政府多少有了点安全感.但由于法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的绥靖政策.希特勒根本没有把这个同盟当回事.德国人明白法国人和英国人都注意自已的利益,他们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祸水东引;.波兰人不相信俄国人,这是对的.但他们没料到的是在几天前签定的苏德友好条约的附仵上,他们的悲惨命运己经被决定了.斯大林是一个为了国家利益,什么也敢干,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人.包括后来发生的被全世界人都指责的,坑杀成千上万被俘的波兰军官的;卡庭惨案;.不能斥责波兰没有政治家,或政治家的无能,白痴.谁又有可能比他们作得更好呢?这是小国的无奈!在大国的游戏牌桌上,小国的利益和国家都是可以牺牲的.

    其次,是在军事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从而导致了战略上的错误.波兰人的指导思想是:;战争初期,尽全力顶住德国人的进攻,等待英,法对德宣战.在德国人两面应战时,波兰军队再大举出击从而击败德军.;这种一厢情愿,自以为是的想法使以西米洛威元帅为首的波军统帅部,作出了最愚蠢的战略布署.在长近1800公里而且毫无天险可用的波德边境上,由波兹南兵团,喀尔巴阡兵团,莫德林兵团,以及波莫瑞,罗兹等兵团组成了‘新月形‘防线.而在波苏边境只留下了不到30个营的部队用来防备苏联人.其结果就是葬送了全部波兰军队.

    不能说波兰人不勇敢,波兰皇家波莫尔卡骑兵旅的一万名战士,在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交战中全部壮烈战死.不能说波兰人不爱国,在波兰政府撤离华沙后,华沙军民又整整坚守了20余天直到弹尽粮绝华沙才告陷落.

    波德战争只打了一个月就结束了.波兰军队全军覆没,7万人阵亡,14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20余万人逃到国外.波兰亡国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波战争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9月17日5时45分苏联120万强大的军队,越过了苏波边境.在粉碎了波军的微弱抵抗后,他们夺取了与德国人后来获得的,一样大小的波兰土地.二战一开始,苏联人就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趁火打劫的强盗角色.加上其后来对芬兰的侵略,终于在世界激起了公愤.1939年12月14日苏联被国际联盟开除了!

    ;战争;对于美国人来说,目前只限于报纸和收音机里的新闻而己.不是吗?除了德国和波兰打了一架外,其余什么也没发生.英,法虽说对德宣战了,但他们的士兵正隔着铁丝网和战壕搞静坐比赛.双方互掷的不是炮弹,手榴弹,而是罐头和香烟.这种战争没什么可担心的.

    金秋十月,位于北纬30度线稍南一点的海军飞行员训练基地,仍是阳光灿烂.和风轻拂是一个飞行的好天气.歼击机大队三中队一,二小队共12名学员整齐的排列在草坪上。站在队列里的黄林看着远处风向杆上,被太阳照射着的迎风招展的风向袋,不觉想起了家乡的风筝。家乡也是在北纬30度线上,只不过稍稍偏北一点。十月放风筝的人不多,但每年三月则满天都是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啊!那是黄林小的时候最快乐的日子。黄林还记得,十岁那年母亲托人给他做了
>>>点击查看《大洋上空的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