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游戏小说 > 超野蛮 > 超野蛮目录 > 第一卷遗弃之地 第二十四章 官衙(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超野蛮 第一卷遗弃之地 第二十四章 官衙(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不管什么原因,韦恩心里都偏向赵云,猜测是赵云发现了孔融什么秘密,而且是无法饶恕的秘密。

    韦恩并非寻根究底的人,何况事隔八百年,秘密早已成了历史的尘埃,懒得去查探,更不会因为对赵云的好感就去拯救赵云八百年后的子孙。

    说句难听话,除非用分子人类学分析dna,否则谁知道八百年中有没有被隔壁老王换了种?

    韦恩离了茶楼,第二天逛到酒楼,再次听到有人在谈论赵天玮,不由眉头一皱,回到客栈,询问聂闳:“赵天玮很重要吗?为何关押六年才要处死?像这样提前一个月宣传要明正典刑,符合惯例吗?”

    聂闳道:“主公,这必是陷阱。”

    当初青山县通缉赵元直(韦恩),聂闳在巡检司也看过通缉令,主公自称韦恩,显然就是那个赵元直了。

    只是他跟了韦恩三年,从没见过韦恩练浩然正气,虽然韦恩偶尔也翻阅《孟子》,但真的只是偶尔,而且将买来的《孟子》和其他书籍一起,随意丢在仓库,毫无对祖师爷的尊敬。

    聂闳只能判断,主公要么已经背弃了孟党,要么是失忆了,忘了过去。

    失忆听起来像个笑话,但聂闳练武几十年,曾见过有人头部遭到重击后丧失部分记忆的例子,虽然这样的例子极少。

    “主公,六年前抓捕赵天玮时,我曾听到一些传闻,说赵天玮是孟党八柱之一常山赵氏平远堂的堂主,留了六年不杀,好像是越王的意思,但越王的目的,我就不知道了。”

    越王孔正庭,是孔氏藩王。

    大成沿袭了东汉很多制度,其中就有郡国制,郡是州郡县的郡,国则以郡为国,藩王的国家只有一个郡的大小,确保藩王们没实力造反。

    越王的封地便是江州下面的一个郡,本名定越郡,封国后改称越国。

    从定越郡、宁远郡、新安郡这些名称可知,江州不是大成王朝的内地州,而是边州,否则就不会寄望定、宁、安了。

    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寄望定、宁、安,实际常有动乱,正因为有动乱,让越王孔正庭获得了超出一般藩王的权力,甚至凌驾于江州总督之上!

    这在内地州郡是不可能的,藩国是郡级,小于州级。

    韦恩早就从地理书上知道,这江州其实就是汉朝的交趾郡,是前世地球越南北部区域。

    韦恩不知道越王为什么要留着赵天玮不杀,也没兴趣知道,他不想和赵氏牵扯太多。

    “主公,像赵天玮这样的要犯,本该早就押送圣京,或就地及早处死,现在早不杀晚不杀,偏偏在主公灭了清河口巡检司之后杀,而且给出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明是等消息传到您耳中,让您有时间赶去古堂县,这是陷阱啊!”

    韦恩点了点头,他也认为是陷阱,而且是个拙劣的陷阱。

    但在太守郝琨等人看来,拙劣与否不重要,这并非阴谋,而是阳谋,只要赵元直听到消息,必然来救,因为赵天玮是赵元直的父亲!

    如果在州城法场,确实超出了赵元直的能力,实在无可奈何,还能得到同情和谅解,但安排在古堂县法场,赵元直若不去救,就是不孝之罪!

    孟党同样是高举儒家大旗的,赵元直若是不孝,孟党也不会放过他。

    可惜韦恩不是赵元直,无论阴谋阳谋,他一概不理睬,反而起了别的心思。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趁着宁远郡的高手们去古堂县设伏,他可以大闹郡城。

    虽然他和郡城的官员、士绅们无冤无仇,但他是来魔星乱世的,何况从周扒皮等人可知,儒道八百年天下已经到了最僵化、最腐朽、最黑暗的时期。

    就个人来说,儒生中肯定有一小撮正人君子,一小撮好人;但就整个阶级来说,已经烂到极点,必须暴力推翻,彻底消灭。

    韦恩没精力也没能力去鉴别每一个官员、每一个儒生是否该杀,就算有冤枉的,也只能表示遗憾了。

    还有一个月,胡雍若是带着周扒皮回家省亲,韦恩的目标便是周扒皮,并做好与胡雍这个进士战斗的准备。

    若是胡雍没回来,那就……砸了太守衙门!

    转眼就到了文定三十五年四月二十日,这一日正是古堂县法场处斩赵天玮的日子,宁远郡的文武高手们,或明或暗都去了古堂县。

    但郡城当然有人留守,留守的是郡丞沈默。

    按大成官制,太守一把手,郡丞二把手,郡尉三把手。

    郡丞的本意是郡的丞相,如果太守是君王,郡丞便是丞相,当初孔融做的就是北海相,汉末北海国的丞相。

    汉末藩王除了极个别,大多是没权力的,北海相就是北海国实质的一把手。但太守是有权力的,大权在握,哪里需要丞相?

    历来一把手和二把手大多不和,太守和郡丞也大多不和,郡丞在太守的压制下很少获得实际权力。

    按大成朝的官场惯例,是把郡丞、县丞这样的无权丞相,视为磨性子的职
>>>点击查看《超野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