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大明文魁 > 大明文魁目录 > 章节目录 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文魁 章节目录 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听了林延潮这句话,众人纷纷排除对方是当今天子微服青楼的可能,他们方才都是差一点如此以为。张鲸笑着道:“哪里,咱家也是刚到不久,来,林先生请上座。”说完就请林延潮坐在了自己身旁,舒弘志立即起身恭恭敬敬地道了一句:“学生见过恩师。”林延潮微微点点头。听舒弘志这么说,那些清倌人们眼中无不动容,甚至从眼底里绽出了光。美目频频打量林延潮,心底泛出无数的涟漪。在场之人不是不知分寸的,张鲸没有说林延潮名字,众人也不会乱说话。众人坐下后,张鲸说了几句开场的话,然后贵州巡抚舒应龙举杯道:“这一次犬子能金榜题名,多仰仗林先生赏识,此情此恩舒某铭记在心!”林延潮举杯笑着道:“中丞言重了,不敢当。”顿了顿蒋遵箴也举杯向林延潮称谢。席间众人说话,聚仙楼的清倌人捧着切好的瓜果香茗巾帕在旁。林延潮等食用后,就递巾帕来擦手拭去嘴边的果汁。梅侃在旁笑着不说话,只是这些清倌人倒茶递巾时,他身后一名随从就从捧着的箱子取出一小腚银元宝赏人。林延潮算了算,自己喝几口茶的功夫,就花了梅侃几十两,再想想方才自己打赏的十几个铜钱,呵呵。难怪上辈子凭实力单身十几年。不过张鲸这一次设宴,意思也不言而喻,大家在座的以后都是自己人了,不要互相伤害,要同舟共济。我们一起吃过饭,在座的都是见证,你林延潮以后不要想下船了。在这一刻,林延潮不由想起了当年的掌院学士陈思育,他与冯保结交,最后也因为冯保之事牵连,最后被罢官夺职。林延潮忘不了当初陈思育被锦衣卫从自己眼前带走一幕。昔日无比风光的翰林学士如同阶下囚。林延潮又想起王锡爵说的故事,那个怕沾鞋的轿夫,一旦新鞋子脏了后,也就无所谓了。申时行再三警告,但林延潮却没有摆脱张鲸的意思。张鲸与冯保哪个贪得钱多?张鲸。张鲸与冯保哪个更令天子讨厌?冯保。只是自己这结交太监的名声看来是洗不掉了,既然洗不掉就要为自己攥来最大的利益。不久张鲸吩咐那中年人开宴,这一顿饭众人说说聊聊。林延潮自不会在宴席上代徐贞明向张鲸求情,如此目的性也太强了,但吃了这顿饭后,那么事情也就成了。宴后梅侃来至林延潮身旁道:“学士不知有空否?”林延潮点点头。于是二人在一处雅间,雅间本有两名侍女服侍,梅侃那捧箱子随从一人赏了一封一百两的银票,让她们下去歇息。二人入内后相对而坐,梅侃的随从在外将门关上。以往林延潮任知府时,梅侃就是平起平坐的态度,今日他任学士后依旧如此。当时梅侃已表露身份自己替张鲸做事,也正是有着一层关系,林延潮才敢从对方手上借了几十万两。林延潮问道:“梅兄进京怎么也不知会我一声?”梅侃笑道:“前日方到,本要拜会学士,但是听闻督公宴请,索性就今日相见?”林延潮点点头问道:“那么梅兄这一次进京是帮督公做事?”“也算吧,随便替家父进京收账?”“收账?”“人情账!”梅侃直言不讳道,“以往不少官员曾向家父借过钱,这笔钱久了,我们梅家自然要收回。”林延潮恍然。以往自己新中进士时,每天都有几个掌柜,伙计在自己门口这转悠,第一句话就是问自己要不要借钱。对于刚中进士的人,不少都是囊中羞涩的,拜见座师没有拿得出手的礼品,吏部那边选官授职没钱打点,京城居大不易,同年之间交际不能太寒碜,至于衣服座驾,不和官员体面,也是要换的。如此下来一年没有大几百两银子打不住。当年王世贞刚中进士时,也是一年花了六七百两,不得不借钱度日。王世贞乃官二代出身,都不经如此花销,至于其他进士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就有人专门给这些进士赊账。进士身份就是保障,不怕你不还钱啊!将来你外放当官了,借账的人还会跟着你上任,当师爷什么的,一面办你办事,一面替你收钱,很多官员就是这么腐化了,把柄也被人拿在手里。梅家作这生意可谓目光长远。林延潮看了梅侃一眼,但见对方笑了笑道:“为督公办事,也不过是我梅家一桩生意,当年在河南买田运粮只是小打小闹,至于放账更是顺手为之,天下的生意有几门,我们梅家就通几门!而在苏浙,福建,广东,也不独是我们梅家如此,只是那些人大都不显山不露水,所谓真人不露相就是如此。”这话不虚。明朝除了云南外,是不产银的,但在日本,在南美洲都有特大银矿。为了换取中国的陶瓷,丝绸,西方人经过太平洋贸易不断将白银输入中国,到底多少,谁也说不出,因为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有说法是在鸦片战争前的三百年内,世界上所产出百分之七十五的白银都流入中国的。可是不说之前禁海,就说隆庆开关后,国家海关贸易所得,就那么一点点。看到这里不免要问,这多得如同大海一样的银子,最后都到哪里去了?梅侃坐在那笑而不语。林延潮道:“梅兄何必与我说这么多呢?”梅侃道:“因为学士与我们梅家交情非同一般,家父与我都认为学士是一位值得我们梅家交往的朋友。”“不敢当。”梅侃正色道:“梅某虽是商人,但从不会官场上花花轿子抬人的那一套,说话想来绝无虚言。当初学士在归德替我们梅家赚了钱,还将归德大治,百姓称便,造福一方,如此翻云覆雨的手段,不说是梅某,就是家父也是赞不绝口。”林延
>>>点击查看《大明文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