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大明文魁 > 大明文魁目录 > 章节目录 九百七十四章 抵达京师(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文魁 章节目录 九百七十四章 抵达京师(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沐睿现在是后悔不已。得罪了林延潮此人,对于他现在的处境而言是雪上加霜,但若要他立即改颜相向,讨好林延潮,他又做不到。而林延潮没理会他,与江知府说了一番话后,告诉他自己不愿惊动别人,只是在驿站住一晚就好了。江知府当下答允,严格保密没有将林延潮行踪告诉别人。而沐睿也是狼狈离去。众人走后,林延潮当下邀申用嘉一起上京。申用嘉本也有意上京,赴明年春闱,见林延潮相邀当下答允。于是次日,林延潮与袁家三兄弟,杨道宾一船,而申用嘉另一船一并从徐州北上。申用嘉的船上还有一人,上船前申用嘉将他引荐给林延潮。此人姓李名鸿,表字渐卿,吴中人,是申时行女婿。初见时林延潮还以为申时行的女婿非富即贵。哪知李鸿不过是一个与申时行同乡的普通读书人而已。林延潮邀申用嘉,李鸿二人同船,与他们闲聊一阵,方知李鸿是申时行故人之子。申时行显达后没有忘了故交,不仅培养他读书成才,还将女儿嫁给他。李鸿确有才学,林延潮聊了一翻,即知对方学富五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年轻才俊。林延潮不由佩服申时行的眼光,给自己挑了这样一个佳婿。而李鸿这一次进京是参加顺天乡试的。几人说说聊聊下,在林延潮的刻意接纳下,申用嘉,李鸿都对林延潮十分有好感。如此船从徐州沿着运河北上,数日之后,即到了山东聊城地界。到了聊城后,林延潮下岸,这并非是游玩,而是见一位老朋友。林延潮来到聊城的漕军官厅,官厅里一名漕军将官一见面就向林延潮叩头道:“小人楚大江见过府台大人。”林延潮见了此人朗声大笑道:“楚兄,你我乃是故人,不必循这些官场俗礼。”楚大江仍是道:“谢府台大人还记的旧情,然而尊卑不可废。”说完楚大江仍是向林延潮施了全礼。当初林延潮坐着楚大江的漕船进京赶考,因他之故写了天下皆知的漕弊论,后来运兵闹饷,也是他帮着林延潮平定了兵乱。而楚大江现在见了林延潮则是百感交集啊,谁知道当年自己漕船上的举子,就是今天名满天下的林三元。他还从丘明山口里得知林延潮马上要入京大拜的消息。在明朝就是以文抑武,文官的地位比武将高很多,而林延潮马上要跻身高官,这前途实在是远大。楚大江向林延潮见礼后,又见了陈济川,展明,几人当年都是一条漕船,同舟共济的交情,这一次见面当然是充满了久别重逢之意。大家说起当年在运河边给漕船拉纤的事,都不由大笑。楚大江笑过后又垂下头,在林延潮面前保持了下位者的谦卑。林延潮当下屏退左右,与楚大江单独地道:“私盐的路子都走通了吗?”楚大江当下道:“回府台的话,各省都已是搭上了。”林延潮点点头道:“先让下面的弟兄赚些跑腿钱,主要是要把路铺开,官府这边我替你照拂着,江湖那边你要与李二回那些人多来往。”楚大江连连称是。林延潮笑着道:“上一次李二回下面的人帮我拿到了赵家通倭的把柄,还多亏你与丘师爷。”楚大江连忙道:“小人哪里敢居功,这都是府台布局在先。”林延潮笑道:“呢不用奉承我,这事你办的漂亮,这次回京我帮你挪动,看看能不能往上动一下。”楚大江闻言立即道:“府台,小人才刚刚升的千总。”林延潮笑着道:“区区一个千总,芝麻大的官,你也捂在胸口,捧在手上,看你那边出息。只要随我办事,林某是不会亏待下面的人。”楚大江连连称是。林延潮换了话题道:“对了,那些响马如何,官兵还当得习惯吗?”楚大江道:“我也是极力安抚着,近来他们似也知道了大人高升的事,一直闹着要请大人将李二回放了。小人说了好几次,才压了下去。”林延潮道:“李二回是肯定不能放的,不过我可以写信给山东巡抚,让他通融一二,不要一直关押在大牢里。必要时,也让这些人去探视几次,他们看见李二回吃的好,住的好,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楚大江继续称是。到了这里,林延潮觉得话也说的差不多,当下起身。楚大江连忙跟随在后。林延潮停下脚步道:“你手下的弟兄,过得如何?”楚大江道:“勉强混一口饭吃,府台也知道,这一条运河就是我们的血泪,无数人都在我们身上趴着吸血呢。”林延潮点点头道:“运兵漕丁都是苦命人,但也是血性的汉子,我给你们指一条明路。”“这运河沟通京师和杭州,无数人都从这里由南到北,或由北至南,没有哪里的消息比这运河上更灵通了。”楚大江目光一亮道:“府台的意思?”林延潮点点头道:“天南地北,三教九流的人汇聚于此,消息最是灵通不过。你可以安排下面可靠的弟兄专门收罗消息。”“徐州,聊城,临清,通州,淮安能盯着都给我盯着,大的消息不说,小的比如哪里木材贵了,盐便宜了,药材卖完了,你都一并报来。”“如此李二回那帮响马在陆上,你们在水上,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我都会提前知道一二,到时候自会有你们的好处。”楚大江闻言大喜,他知道林延潮这确实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啊。二人聊了一阵,当下楚大江方送了林延潮离开,然后立即按照林延潮的吩咐去办事。林延潮的驿船只在聊城逗留了一夜,次日即是北上。如此船一日日北行,终于赶在八月前抵达了顺天。算了一算,三年前正是这时,林延潮上的一封'天下为公疏',惊动整个朝野。三年之
>>>点击查看《大明文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