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重生明末当皇帝目录 >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一卷 第203章 :发明毛衣(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明末当皇帝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一卷 第203章 :发明毛衣(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天期二年秋月大明与蒙古,顺利完成了首次官方大规模贸易,这次规模巨大的官方贸易,显然是很难从史书上抹去的。{看最新章节就上热门小小说网】 [800]后世的历史学家,称这次贸易,为蒙古纳入大明行政版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贸易也意味着,大明不再对蒙古进行贸易上的封锁,反而是将蒙古人拖进了商品经济的泥潭。并且用丰富的物质,腐蚀了蒙古贵族的意志。同时大明还通过贸易,从蒙古人那里成功获得了大量的马匹和牛羊,以及各种草原出产的原材料。

    蒙古人也从大明手上获得了军事装备,使得蒙古人在冷兵器军事上走向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然而冷兵器时代在大明的火器发展下,已经走远了。

    大量的马匹,甚至已经超过了6万匹的战马采购数量,那些上马是完全可以当成战马来使用的。而那些中马,勉强也能当成战马来用。

    显然这并不要紧,朝廷消化不了,可以卖给民用市场。

    此时就是皇家资本,对马匹就有极大的商业需求。首先北直隶的运输发展,那些重型马车需要很多马匹牵拉。另外采矿、冶金等生产活动,也需要很多畜力。驿站就更是需要马匹了。

    还有,民间富户对马匹也有极大的需求。

    很快这十五万匹‘进口马’,就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军方挑走了5万匹之后,其他十万匹马大部分都被皇家资本内部消化,只有3万匹下马以及1000匹上上马,以及2000匹上马被赶往大明各省分销。[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热门小说网.Remenxs.]

    这些上上马的价格,直接飙升到了300元,上马的价格则飙升到了150元。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大明很少有上好马匹产出,此时边境贸易又被皇家资本所垄断,而且大部分的好马都被中央军买走,能进入市场流通的好马就不多了,价格飙涨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还是爱买不买。

    至于那些宝马级别的,数量就更加稀少了。此次蒙古人也只卖了不到100匹过来。朱由校得知贸易成功后大喜,同时将这批宝马留了大部分下来。

    这些宝马作为稀缺的资源,自然是要留下来用于赏赐有功的文臣武将。不过朱由校还是留了20匹宝马分批投入市场进行拍卖。

    价格越高越好。这样赏赐的时候,才显得有力度。

    作为皇帝,在这个刚刚组建利益团伙的时候,赏赐金钱还是没问题的。因为被吸纳进来的这些人,很多之前还不富裕。但是等他们富裕起来的时候。只是单单赏赐金钱就显得力度不够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赏赐一些皇室能抓得住的垄断资源给他们了。

    这些马匹,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

    “怎么样,那些牲畜能处理得过来吗?”朱由校这天对杨国瑞问道,杨国瑞回答道:“那些牛羊牲畜,已经赶往北直隶各地进行陆续的屠宰、加工。以当前北直隶百姓的购买力,消化掉这些牛羊牲畜还是问题不大的。而且还可以加工成各种肉制品,行销往各省,特别是走海路现在比较方便,可以行销到南方去。”

    “还有那些皮货、羊毛。则在张家口加工成各种裘皮衣、皮具,以及毛毯、呢绒等制品。很快我们北直隶,又能有一大产业可以迅猛发展。”杨国瑞汇报道,这个时候的大明毛纺工艺,多是粗纺的呢绒,精仿技术实际上也是有的,但是没什么发展。

    北方显然并非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而羊毛、骆驼毛、耗牛毛这些原材料多又是在北方产出,所以没那么多的行业人才。

    不过在皇家资本的介入下,如今各工厂。已经开始研发各种生产技术了。

    “朕倒是偶然想到了一种毛纺制品,那就是把那些羊毛加工成绒线,然后用针织的方式打成一件件毛衣,爱卿可以让下面的工厂去试一试。”朱由校对杨国瑞说道。

    “毛衣?”杨国瑞稍稍愣了愣。随后躬身道:“臣遵旨。”

    作为员工,更多的时候,是要抓细节的管理,这样才是一个好员工。而发展的大方向,应该是老板管的,并不需要员工去操心。这一点杨国瑞倒是很明白。但是皇帝却是经常有很好的细节思路,这方面杨国瑞倒是越来越习惯了。

    中国这种文化,道家的阴阳五行学,以及周易八卦,能把复杂得事情简化得非常简单。所以那些有文化的读书人,都喜欢抓大方向,对细节方面却是看不太上眼,这即是文化上的优势,同样也是一种缺陷。

    朱由校能够打开如今这样的局面,和重视细节是有很大关系的。

    毛纺技术的研发,以及绒线的研发,很快就被安排了下去。

    绒线也就是毛线了,这是近代才出现的东西。显然要把各种毛加工成绒线,这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区别只在于生产效率的高低。而针织技术,在中国是有很悠久历史的,春秋时期
>>>点击查看《重生明末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