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重生明末当皇帝目录 > 第一卷 第174章 :白莲教造反(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一卷 第174章 :白莲教造反(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readx;

    此时的东厂和锦衣卫,对于那些官员和商人来说,简直就是催命符。随着朱由校的下令,厂卫再度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抓获活动。

    这次抓获行动,让那些参与到私盐生意的商人、权贵们几乎毫无准备。

    几乎是一夜之家,锦衣卫和东厂,一共抓捕了三十多个大小商人,二十多名权贵。长期在长芦盐场周边从事私盐活动的商人权贵,几乎被一网打尽。

    抓捕的同时,宅子、产业都被稀疏查封,简直是大难临头。所有被抓获的商人和权贵,全都面如死灰,被东厂和锦衣卫抓紧劳改局一顿严刑拷打,纷纷招供认罪。

    对于此次严打私盐,《大明日报》没有任何的报道,主要是不想太过惊动其他省份的私盐利益团伙。

    此时几乎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不管皇帝在北直隶怎么搞,但皇帝不越界,其他省份的商人也就继续观望。

    舆论上的抨击自然是有的,北直隶盐商全军覆没,私盐商人和权贵被悉数抓捕和查抄,很快就传到了江南地区。江南地区对朱由校的抨击活动,再次形成了一个热潮。

    皇帝贪得无厌、与民争利。还有什么大肆挥霍,穷奢极欲。各种传言,各种版本,在江南地区广为流传。

    与之相反,北直隶地区的风评就完全不同了。

    经过一番建设工程的开工,大笔银子砸下。以及朱由校完善北直隶的各种社会基本保障, 加上反腐行动,让北直隶的百姓对朱由校产生了热烈的拥戴。同时北直隶也有大批厂卫的市井‘水军’,这些市井水军,平日里都在有意无意的宣传皇帝的各种英明神武,并驳斥各种市井谣言。

    南北的对立,是明末的一个重大问题。这和南方士族、财阀形成高度自治有关,双方因为发展的不均衡,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需求。但是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差不多都是水深火热。只是说南方百姓,饿不死罢了。但同样也是富者阡陌连绵,贫者无立锥之地。

    相比之下,南方的贫富差距更加恐怖。北方因为商业资本没有南方那么发达。普通百姓反倒是还有一定的立锥之地。

    整个大明的老百姓,都等着朱由校去拯救。

    这次查抄了不少通州商人,以及天津商人,也对北直隶的商人产生了极为严重的震慑,一时间有点人心惶惶。

    北直隶的商人。发现他们好像根本没有‘人权’,皇帝想抓就抓,毫无安全感。一些北直隶商人在这次抓捕行动过后,纷纷向南迁徙,从此不在北直隶定居。

    田尔耕很快把这个现象报告给了朱由校。

    “通州商会,还有天津商会,此次抓捕过后,剩下的商人去之大半,有的举家前往扬州,有的举家前往南直隶。还到处宣扬。再不走早晚要掉脑袋。”田尔耕报告道。

    “他们爱走就走吧!地球又不是离了他们就不转了。”朱由校毫不在意的说道,田尔耕迟疑道:“但是这些商人迁移之后,带走了很多银子。”

    “这倒是个问题。”朱由校不由思考起来,这种现象相当于是财富外流。如果说一个国家的财富,就如同一个装满水的水桶。一旦商人大量抽逃资本,就相当于财富外流,水桶漏水了。

    这些抽逃的商人,就是那种没有国界的商人,是永远都靠不住的。

    田尔耕虽然不太明白具体理论,但也有略微的意识。

    “既然他们要抽逃。那他们就别想再染指北直隶市场,马上把他们淘汰出局。”朱由校当即决定道。

    很快朱由校就行动了起来,又颁布了几条政令,对税务局的税率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这次改革。就是划分本省企业,与外省企业,从而在税收上进行区别对待。

    首先是拉高外省企业在北直隶的税率,拉高15到30个百分点。本省企业,则享有更优惠的税率,但同时又出台了各种资本抽逃清算政策。

    就如同后世的美国佬那样。资本要想从美国抽逃,先清算一遍。要想走可以,先让你脱层皮。

    北直隶的清算政策,则没有定得像美国佬那么严格,但资金抽逃出去,也要被收取20%的税率。

    这样的清算,必须配合银行。

    因为银子在银行,人家抽逃资金的时候才能捏得住。但当前没有纸币,银行还是捏不住的。

    反正政策先出台了,金圆券、银圆券之类的东西,可以后面再搞。

    这个政策很快就出台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暂时来说,意义并不是太大的政策。但是规定了,北直隶本省企业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户籍,二是是否在北直隶定居。

    那些举家迁徙出去的商人,不少也是注册了企业的。这些企业,很快就被打上了‘外企’的标签,被征收更高的税率,竞争力上马上逊色北直隶本省企业一大截。

    与此同时,民政局也对籍贯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所有外省商人要想在北直隶成立企业,必须缴纳2000块银元办理北直隶‘暂住证’。

    北直隶市场逐渐繁荣,有商人外迁
>>>点击查看《重生明末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