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独医 > 独医目录 > 第一卷 第十七章 舌战群医(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独医 第一卷 第十七章 舌战群医(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赤芍,毛茛科植物,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专泻肝火,不过正如宋秋林所说,赤芍也有坑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凡是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一些小伤口之所以能够迅速自动止血,和血小板有着很大的关系,轻微的伤口甚至不用多管,血渍也会自动凝结,这就是血小板的功劳。

    普通人的血小板凝集功能降低,也有可能导致一个小伤口流血不止,更何况龙文渊本身的血小板凝血功能已经很微弱了,倘若大量使用赤芍,就极有可能造成内脏出血,严重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在场的没有庸医,杨睿使用赤芍,确实对症,众人无话可说,可是这个剂量出口,却让众多名医破口大骂。

    一时间杨睿好像成了十恶不赦,不学无术的典范,中医界的败类。

    重用赤芍,倘若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其他某位名医名家,在场的众人有人或许会有意见,然而却也会想一下其中的原因,或者委婉的提出反对,可是提出这个建议的是杨睿,一位年近二十岁的青年,如此一来,这些人甚至都不用多想,直接就开始口诛笔伐。

    在这些人眼中,杨睿就是晚辈,中医人论资排辈很是严重,非常讲究资历,年轻医生或者说没什么名气和好出身的医生即便是偶尔治好了一两个病症,那也是运气,治不好那就是不学无术。

    杨睿籍籍无名,而且年轻的离谱,因此教训起杨睿来,这些人几乎是毫无压力。

    “杨医生,你建议重用赤芍,可有什么原因,要不说出来让大家参考一下。”最终还是龙潜云出口,这才暂时打断了房间中的讨伐声。

    龙潜云出声,也不是说偏向杨睿,而是杨睿好歹也是他们龙家请来的,倘若再继续这样下去,传出去毕竟不好,因此龙潜云这才给杨睿一个辩解的机会,同时也希望杨睿趁着这个台阶知难而退,毕竟在龙潜云心中,还是认可房可千等人的。

    “就是啊杨医生,有什么原因你可以说出来。”宋秋林也附和道。

    “原因其实并不需要我多说。”

    杨睿缓缓的开口道:“龙老的情况大家也都看过了,全身发黄,低热不退,属于急黄之证,而且已经形势危急,何为急黄?急黄,急黄,猝然发病,命在顷刻,倘若依旧常规用药,能不能见效?”

    杨睿话一出口,现场再次安静了下来,乔云冲等人都闭上了嘴巴默不吭声,宋秋林和谭仲楷几人眉头紧皱,若有所思。

    事实上宋秋林等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房可千之前开的方子确实是中规中矩,可圈可点,即便是不能有效果,也绝对不会导致病情加重。

    龙文渊身份斐然,在场的这些名医也大都小有名气,因此治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治不好不算丢脸,倘若导致病情加重,那么就是罪过了,大半辈子的声誉丧失殆尽。

    “杨医生所说也不无道理,只不过即便如此,大剂量使用赤芍也太过冒险了吧?”谭仲楷出声道。

    “不错,确实太过冒险。”宋秋林道:“然而杨医生所说也是实情,龙老的情况严峻,常规用药起效的可能确实不大,是不是可以这样,赤芍的用量我们缓缓增加,先用一百克,然后逐渐递增?”

    “不可!”

    杨睿摇头道:“治病犹如两军对阵,用药如用兵,贵在神速,一点一点的递增倘若贻误战机,那么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而且急黄之证重用赤芍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当代名医汪承柏就提出‘凉血活血重用赤芍’的治疗思路,而且他使用赤芍的时候,用量也大都在一斤左右,效果很好,既然有前例可循,我们为何不能重用赤芍?”

    杨睿一席话不卑不亢,甚至引经据典,举例说明,再次说的一众名家哑口无言,最主要的是,杨睿所说的都是事实,并没有凭空捏造,因此他的一席话无异于一记耳光,狠狠的扇在了众位名家的脸上。

    他们刚才都在斥责杨睿胡闹,没有见识,不学无术,然而杨睿却直接举例当代名医汪承柏,汪老的大名众人都有耳闻,而且汪老也是眼下国内威名赫赫的中医宿老,德高望重,这些人质疑杨睿,岂不是等于间接的质疑汪老?

    听着杨睿舌战群医,龙潜云再一次看向了年轻稚嫩的杨睿,心中再一次把杨睿的高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之前杨睿提出外加赤芍,众人无话可说,这一次他重用赤芍,说的众人哑口无言,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根基深厚了。

    正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倘若在场的只有一两个人,或许还有人敢倚老卖老来压制杨睿,可是在场的人多,杨睿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称。

    “杨医生,虽说重用赤芍有先例可循,然而风险我们也不能忽视。”胡益民道:“不知道杨医生有什么办法避免风险?”

    “风险自然是有的。”

    
>>>点击查看《独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