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铁血大明 > 铁血大明目录 > 《铁血大明》正文 第127章 共抗建奴(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铁血大明 《铁血大明》正文 第127章 共抗建奴(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红娘子对李岩说话的时候,李虎一直以复杂的眼神望着她。

    红娘子话刚说完,李虎就装着要和李岩说话的样子策马靠近了李岩,然后突然一拳砸在了李岩的后脑勺上,李岩本来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再加上毫无防备立刻就中了李虎的暗算,闷哼一声昏死过去。

    红娘子看得真切,顿时气得美目圆睁,怒道:“虎子你干什么?”

    李虎伸手扶住李岩瘫软下来的身躯,淡然道:“大哥他根本不会武艺,嫂子虽然武艺高强,可乱军之中难免照顾不及,万一大哥有个什么闪失,那就追悔莫及了,所以,嫂子你还是赶紧带着大哥离开中军吧。”

    红娘子愕然无语道:“这……”

    这时候荆茂成和李玄也已经回过神来,纷纷劝道:“是呀,大帅的安危关乎义军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谨慎呀。”

    “好吧。”红娘子想了想,一咬银牙说道,“那中军就交给虎子、师兄还有李玄将军你们三个了。”

    “嫂子,这里就交给小弟吧。”

    “师妹放心。”

    “夫人放心。”

    李虎三人纷纷应诺,红娘子点了点头,策马上前从李虎怀里抱过已经昏死过去的李岩,在马鞍前放好,然后勒马转身向着义军防御最为厚实的左翼疾驰而去,望着红娘子和李岩一马双骑逐渐远去,李虎和荆茂成几乎是同时舒了口气,神情复杂。

    ■■■

    大同城外这场突如其来的三方大战,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开始,最终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场,流贼和建奴两败俱伤,狡猾的王朴成了最大的赢家。

    李岩的流贼损失最为惨重,五万多流贼战死了一万多,还有一万五千多人身受重伤,在缺医少药的情形下,这些流贼的命运已经注定,不是失血而死就是饿死、冻死,李岩就是不扔下他们,他们也活不成了。

    唯一能让李岩感到欣尉的是,陕西义军在“名义”上赢得了这一战!

    虽然是因为有了王朴火器营的助战才打赢,虽然义军的损失极为惨重,可不管怎么说赢了就是赢了,陕西义军打败了强大的建奴铁骑,这极大地提升了义军将士的士气和信心,更重要的是经此一战,剩下的两万多流贼已经褪变成真正的老兵了。

    对于每一个将军来说,百战余生的老兵永远都是最大的财富。

    阿济格的建奴铁骑同样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他们输掉了这一战。

    建奴铁骑凭借强大的攻击力凿穿了陕西义军的圆形防御阵形,可令人惊讶的是义军并没有崩溃,而此时的建奴铁骑则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再无余力对义军进行分割包围了,更重要的是,王朴的两千火器营已经吃掉了阿济格留下断后的五个牛录,再次压了上来,对建奴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最终,从不轻言退兵的阿济格只能黯然下令退兵。

    八千两白旗的先锋精锐,最终能跟着阿济格全身而退的只有不到四千骑,其中有一千余骑是被陕西义军干掉的,其余的八个完整的牛录,足足两千四百骑,却是让王朴的火器营给干掉的。

    ■■■

    采凉山麓。

    建奴摄政王多尔衮亲率的右翼十二万骑步大军正沿着御河西岸往南浩浩荡荡地开进,眼看天色将晚,多尔衮遂下令就地安营扎寨。

    建奴中军,多尔衮行帐。

    多尔衮正召集范文程、宁完我、李永芳、多铎、张廷柱、刚林等满汉亲信大臣议事,自从多尔衮成为摄政王之后,极力改善汉族大臣的处境,投桃报李之下,几乎所有的汉族大臣都倒向了多尔衮,像范文程、宁完我更是成了多尔衮的心腹幕僚。

    多尔衮对范文程、宁完我两人也是信任有加,每有什么事情必先与两人商议妥了,然后才做出决定。

    特别要提一提范文程,这家伙自称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后人,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因为受到当时辽东镇主考官的排挤,屡试不第,所以心中对大明朝廷充满了怨恨。

    万历四十二年,奴尔哈赤攻陷抚顺,范文程觉得他的一身才学在大明朝难有施展的机会,便愤而投奔了建奴,正式开始了他的汉歼生涯。

    可悲的是,满怀抱负的范文程并没有得到奴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的赏识,一直当着和甄有才一样卑微的书吏,从万历四十二年直到崇祯十五年,整整二十五年间,范文程受尽了屈辱,他最心爱的小妾惨遭建奴歼银,连他自己都差点被皇太极抓起来杀了。

    可就算是这样,范文程也只能向建奴摇尾乞怜,因为他已经自绝于大明,知道自己要是逃回了大明只能是死路一条,为了苟延残喘他只能继续留在辽东,继续当建奴的包衣,不过多尔衮的当政,终于让这个铁杆汉歼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相比奴尔哈赤的野蛮和皇太极的残忍,多尔衮在政治上更富有远见卓识,与父兄当政时对汉人采取的歧视屠戮政策不同,多尔衮倾向于融和汉人,重用汉人。

    多尔衮认为,满人仅仅依靠弓箭和马刀是不足以征
>>>点击查看《铁血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