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大汉帝国风云录目录 > 煮酒论史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六章 成事在天第二节(第1页/共5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汉帝国风云录 煮酒论史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六章 成事在天第二节(第1页/共5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五月十二日,武卫将军玉石、扬武将军杨凤、厉威将军华雄、中卫将军张白骑各领本部兵马扎下大营,并指挥四万将士开始了攻城准备。

    十三日,征西将军徐荣率领中军赶到。玉石和诸将陪同徐荣巡视大营。

    函谷关下,五十台炮车已经安装完毕,战车营的将士们正在民夫们的配合下进行试射,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和大石撕裂空气的啸叫声响彻了山野。

    炮车前方,一千台弩车也已经就位,一辆辆斜指向天的战车就象一只只嗜血猛兽,蓄势待发。

    民夫们川流不息,汇成了两条弯弯曲曲的灰色长龙,他们或者肩挑背扛,或者驱赶着马车,正在把各类攻城器械和刀枪箭矢等武器源源不断地送进大营。

    “遵照大将军和大人的命令,我们准备了二十万条草袋。”杨凤指着远处的大山说道,“现在两万民夫正在附近的山脚下装填泥土,到了明天,二十万条草袋就能全部装填完毕。”

    徐荣点点头,一脸严肃,“诸位大人要记住,我们不能在函谷关耽误太长时间。函谷关必须要尽快攻克,然后大军直杀洛阳。我们的目标是洛阳,是京都。拿下洛阳后,天下形势就完全变了,我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彻底平定天下。”

    玉石和诸将面色凝重,连连点头。

    “大人,大将军要到函谷关吗?”华雄问道。

    “大将军已经到了渑池,明天就能到达关隘。”徐荣抬头看看前方雄伟的函谷关,回头问道,“子威,你一直在新安城和淳于琼对峙,你能确定关隘内大概有多少守军吗?”

    “淳于琼和朱灵在撤军之前,大约有两万人马。”华雄皱眉说道,“关中战事开始后,袁绍大概估计到我们要攻击关东,威胁洛阳的安全,所以他命令淳于琼立即退守函谷关。现在看上去,这函谷关可是固若金汤啊。”

    “大人,我们用四万人攻击函谷关,兵力上明显不足。”玉石走近徐荣,低声问道,“大将军攻打关东,应该是佯攻,目的是为了牵制关中袁绍的兵力,迫使他撤军回援。但大人刚才说我们的攻击目标是洛阳,这好象就不是佯攻了?”

    “你们认为大将军攻打洛阳是佯攻,那么袁绍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徐荣看看诸将,慢吞吞地说道,“既然关东方向是佯攻,那袁绍还会不会撤军回援?他当然不会撤军。所以我们要变佯攻为主攻,要让袁绍确信,我们的主攻方向不是关中。袁绍一旦撤军回援,我们就能以最小代价拿下关中,然后关东战场上的佯攻立即变成主攻。”

    “长安已经被一把火烧了,无法再做京都,这是我们必须要拿下洛阳的主要原因。拿下了洛阳,重创了袁绍,稳定天下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徐荣抬眼四顾,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因此,大将军亲自赶到了函谷关,他要让袁绍确信我们今年的目的不仅仅是勤王,更要乘势而下占据关东,从而迅速完成中兴大业。”

    “当然了,大将军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关中也好,关东也好,两个战场都是主攻战场,也都是佯攻战场。何时是佯攻,何时是主攻,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这一仗能不能打赢,关键不是我们兵力的多寡,而是袁绍会不会中计撤军。”

    众将沉默不语,心里沉甸甸的。大将军急于求成,想一战而胜,一口吃个胖子,能行吗?不过大将军一向兵行险着,屡战屡胜,此次定然也不会失手。

    “我们兵力略显单薄,攻击关东的确有点吃力。但只要袁绍撤军,麴义拿下了关中,大军主力就可从潼关一泄而下,直杀关东,胜算还是非常大。”徐荣知道诸将疑虑重重,于是安慰道,“你们不必担心河北的张扬和豫州的袁微会急速回援关东。目前张燕大人和鲜于辅大人正陈兵黄河北岸,只要张扬和袁微稍有动静,他们就会挥军南下,关东丢得更快。”

    “有大将军亲自坐镇关西,我们定能大获全胜。”玉石笑道,“诸位大人很久没打这样的硬战了,这次我们就过把瘾,杀个酣畅淋漓,血流成河。”

    诸将轰然应诺。

    五月十三日,洛阳。

    代领车骑将军事,督领关东诸事的沮授接到淳于琼的急报后,并没有立即派出八百里快骑赶到关中禀报袁绍,而是回书淳于琼,死守关隘,全然没把此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淳于琼再度急报,征西将军徐荣率领北疆军赶到关外,正准备攻击,请沮授即刻派兵支援。

    沮授召集府内掾属商议。沮授认为这是北疆军的牵制攻击,很正常,无须惊慌,“关中战场目前正处在关键时刻,大军无论如何不能撤。此时把这种不值一提的小事急报大人,未免小题大做了,而且还扰乱了军心,对大局非常不利。”

    许攸、荀谌、陈琳等人却极为重视,要求沮授立即急告袁绍,请他撤军回援。双方为此争执不下。后来沮授还是听从了许攸的建议,给袁绍写了一份急书,但他在书中把函谷关的局势说得很轻松,劝袁绍不要担忧关东,尽快集中主力击败北疆军。

    许攸不放心,以私人名义独自给袁绍写了一封书信。许攸在书信
>>>点击查看《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