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三国霸业 > 三国霸业目录 > 第一卷 第261章 许家风云(上)(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三国霸业 第一卷 第261章 许家风云(上)(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261章   许家风云(上)

    不出十天,使团已经进入了徐州,有两条路可以通往荆州,南线是途经已经成为大唐领地的淮南进入,北线是途径尚是大唐与汉室战场的豫北,再进入荆州。

    徐庶问及我的意见时,我考虑了再三,最终选择了北线。在我的眼中,汉室覆灭近在咫尺,若是走北线的话,未必就有多危险,反而说不定还能够分上几份功劳。更何况豫州北部谯郡,还有着大名鼎鼎的许家坞存在,洛阳一战后,就再也没有得到许褚的消息,我也是颇为担心,借此机会去许家坞探上一探。

    在徐州的时候,徐州的新任刺史姜明仿佛使出了吃奶的劲来招待我们一行。我很是好奇他究竟有什么优势,能让他出任三弟大本营徐州的刺史,可惜几番交谈下来,发觉此人虽是饱读诗书,也颇有些才干,但在大唐的近十位刺史中,姜明仍旧只能算是平庸之辈。

    这个发现让我不禁留上了心,交易!很可能这是来自北海的豪门巨富姜家与三弟的一个交易,将来还是小心为妙。在临行前,我有意无意的告诫了姜明一句,有时候,人一生只有一次站错队的机会。只是姜明仍是一脸赔笑的连连称是,宣称自己决不站错队,不见有任何的触动。

    在徐州短暂的停留了三天,使团便沿着北线,朝荆州进发了。

    “元直,记得你虽是在荆州求学长大,但籍贯便是豫州颖川郡的,当年你游学天下时,可曾到过许家坞。”我与徐庶骑在高头大马上,并肩而行。

    徐庶指了指蹲在驿道前方麦垛旁的几名闲散农人道:“庶当年游学到青州之前,也在豫州待过一年,只不过声名可不大好,算是游侠,只是混迹于江湖上卖弄些才学,哪里进得了许家坞这等的名门大派交流?“

    我瞟了几眼徐庶指着的那几名农人,在这炎热的夏日中打着赤膊,即便是拿着草帽呼扇呼扇的吹风,大滴大滴的汗珠仍是在他们黝黑的肌肤上留下痕迹,好个纯朴又粗鲁的形象。想着徐庶若是这个样子,我忍不住的噗嗤一笑:“元直,你虽幼年习武,但好歹也是个读书人,不至于穿成这个样子吧?”

    徐庶却是莞尔道:“孔明你从小生活在豪门之中,自是不知人间疾苦,不瞒你说,在我们于青州诗林大会相遇前,庶的装扮没比这些农人好多少,江湖人嘛,就是这个样子。”

    “那你诗林大会上……不是穿了件很有风度的儒袍吗?”我尽力回想着十几年前的情景,不错,初见时徐庶的确是风度翩翩,再加上前世记忆中对他的久闻大名,才引起了我对他的兴趣。

    徐庶干笑了一声,道:“那是当时我唯一一身能撑场面的行头,那时听说青州的诗林大会总有人能够借机迈入诸葛家,便去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碰上了你。”

    “呵呵,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回想起当年的趣事,我与徐庶一同笑了出来。

    “那位官爷!前面就是许家坞的地界了,你们可要小心些。”也许是我们的队伍规模不大,方才的那几位农人倒没显出畏惧,反而还冲我们大声提醒。

    我双腿一夹,纵马走上前去,问道:“怎么?为何进了许家坞的地界就要小心了?许家坞不是武林中三十三派之一吗?”

    仿佛是突然感觉到了宁王府亲兵队那种无形的压力,方才说话的农人浑身一个机灵,迟疑的道:“这位爷,看这气势,莫非您也是武林中人?”

    我点点头算是回答,农人面上的神色立刻多了三分的敬畏,低下头道:“想必爷的身份地位也不低,但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大了放到整个谯郡管不着,可凡是经过许家坞地界的队伍,哪怕是天王老子派来的,那都要偃旗息鼓的。”

    “好个嚣张的许家坞!当初被从江东赶了回来,居然还是一幅牛气冲天的样子!”孙尚香在一旁听了这话,立刻大声抱怨起来。恐怕孙尚香是一直看不起许家坞的,她的梦中情人周瑜当年便是用许家坞的一流高手“许家三虎”的人头,来一举成名的。

    听得孙尚香抱怨,农人冷笑道:“当年在江东的那支许家坞不过是分支,和这里的许家坞可是不能比的。姑娘说话可要小心,如今许家坞的第一高手褚老爷回来了,第一件事便是赶跑了在这里的汉室驻军,若是你们是来找许家坞麻烦的话,还是趁早掂量掂量自己的尽量吧。”

    这里的农人显然平日里受了许家坞甚多的恩惠,维护起许家坞的声誉来不遗余力。不过这话可让孙尚香一点都没有面子,这位美人扬起马鞭就要抽向农人身边的地面,吓吓他。我忙伸出龙胆戟在空中拦住了马鞭,鞭梢在戟柄上荡了好几圈,才算停顿了下来。那几名农人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势吓退了好几步,更有一人索性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诸葛亮!你什么意思?!”孙尚香横眉冷对。

    我静静的道:“没什么意思,不过是个百姓罢了,你这个孙家的大小姐至于和他置这份气嘛?再说,这几位兄弟生长在许家坞的附近,当然会来维护许家坞了,若是柴桑的农人,还不是会维护你孙家?同样,泰山附近的农人自然也会维护诸
>>>点击查看《三国霸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