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抗战之红色军神目录 > 抗战之红色军神 卷 一 闽赣风云[重名卷 1] 351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抗战之红色军神 抗战之红色军神 卷 一 闽赣风云[重名卷 1] 351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351章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什么?近5万人被歼,其中3万余人被俘?”中国国防军在铁列克战役取得的胜利,不仅仅是献给全国民众的一份新年大礼,同样是一份献给全世界的惊奇!

    从12月28日,到1月1日,又是短短的5天!世界的惊奇不是中国取得了胜利,而是取得这场胜利所用的时间!

    “难道,中国人作战不需要辎重保障?”

    “难道,中国人拥有了什么秘密武器?”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军事专家们,都发出了同样的疑问。惟有日本是心平气和的,因为他们早就遭遇过中国军队的作战节奏,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也在试图学习和掌握这种作战节奏,但似乎距离成功还非常遥远。

    在克里姆林宫内的斯d林,大大地发了一通脾气之后,终于坐下来冷静地分析前方传来的电文,以及中国外交部、国防部等部门发布的战役通报。这些文件中,还包括中亚方面军第3军政委鲍里索夫少将铲除“内奸”的报告。

    独裁者之所以走上独裁之路,并不完全是因为性格原因或权力欲望,而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种胜利让他们的自信心充分膨胀,从而再也听不进不同意见。如果再因为制度设计存在着缺陷,这种独裁便不可避免。

    也就是说,独裁者的智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终于,冷静下来的大胡子从数十份电文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最有价值的发现是,中国空军对苏俄红军的轰炸,是一炸一个准,不管躲在什么地方,不管隐蔽工作做得有多好,大到军指,小到一个运输连队,都会遭到准确的轰炸!这说明,中国空军确实装备了一种秘密武器,能够从高空中“发现”地面军队。也因为他的这一推测,中亚方面军第3军政委鲍里索夫少将已经被大胡子宣判了“死刑”。

    此外,中国的小口径火炮(其实是枪榴弹)对苏俄红军坦克部队的威胁十分巨大,仅仅因为中国军队的这类反坦克火炮,苏俄红军就损失了100辆坦克,天啊,这可是一个坦克旅的全部装备呢。

    但是,大胡子最终也分析出,苏俄红军的失败也充满着很多偶然因素,譬如双方交战处的地形,特别不利于坦克集群的展开与冲锋;中国方面建筑有大量的永久性军事工事,而苏俄红军第3军第7师、第8师仅仅是两个步兵师,并没有装备大口径火炮。

    再联想到芬兰前线的挫折,大胡子最终也心平气和下来,并迅速给苏俄相关部门下达了指示:第一,外交部门迅速与中国方面接洽,商谈有关边界冲突的解决方案,同时摸清中国政府的态度;第二,红军装备部门,要针对亚洲战役的新情况,研制新式武器,特别是如何克制中国军队中的小口径反坦克火炮;第三,加强对中国的情报工作,着力搜集中国军队的军事情报。

    大胡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国内军事、工业能力确实强大,但国内形势并不稳定;国际社会上,德、日两国明显对苏俄拥有不良企图,即便签订了什么协议,也并不可靠。

    这次小规模的战争,大胡子主要的目的就是试探中国的军事实力,同时也要试探出中国的“底线”。这场小规模的战争,确实检验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但接下来的任务则是化解中俄之间的矛盾,不能将中国推向德、日一条阵线。

    因此,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俄国外交官员的任务将十分繁重。

    克里姆林宫在不断算计着中国,而南京的武爱华也同样在构想有关苏俄问题的方略。中国,在苏俄面前也许应该表现出两点,第一,中国有力量反对和消灭一切侵略战争;第二,中国的国际方略是自保、自卫,除了赚钱的事情比较积极外,不参与大国之间的战争游戏。

    就在武爱华确定了对苏谈判基调时,一份需要武爱华亲自翻译的电文传到了他的案头。

    “呵呵,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不知郝勇又有什么新的情报。”武爱华从系统空间内,拿出密码本,逐字逐句地翻译起来。

    “叫张光陆过来一下。”武爱华译完电报后,拿起电话直接说了一句。

    “总司令,请指示。”半个小时后,国防军总情报局局长张光陆上将匆匆赶来,虽然是冬天,但张光陆的头上却冒出团团热气。

    作为五年前的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成长为国防军总情报部主任、三星上将,张光陆的成长历程与国防军一样,完全是一段传奇故事。

    “先坐下,喝一口水,不急。”武爱华指了指他对面的沙发。

    “你看看,这是风情局的一个计划。”待张光陆气息平定,武爱华将电报递给了张光陆。

    原来,在铁列克战役开始之时,郝勇就在构想一个计划:那就是从被俘虏的苏俄红军中,找出一些不愿意回到苏俄的军官和士兵,加入由“风情局”控制的“自由俄罗斯”组织。

    “自由俄罗斯”组织,从1936年开始组建,到1939年底已经发展到1200余人,其中大约有
>>>点击查看《抗战之红色军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