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1852铁血中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08章 经济危机 十四(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1852铁血中华 章节目录 第308章 经济危机 十四(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好战。经济这种事情不是单纯靠战争就能解决。经济部之所以对韦泽忠心耿耿,不是因为韦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功绩,而是韦泽的确指出了经济问题的方向。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说,扩张领土最好是地广人稀的地盘,例如关外直到黑龙江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可以大量移民,可以建起完备的基层体系与税收体系。分分钟钟都是钱。

    越南这种人口众多的国家,吞并之后需要投入的资源太多。而不投入的话,又难以有产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先让越南的现政府成为中国的利益代言人,中国逐步控制越南的政治与经济。即便是真的考虑吞并越南,也要等到那时候才行。

    李新认为贸易的通畅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利益。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杀了数以万计的各种“地方豪杰”。这帮豪杰中大部分人不是明抢的土匪,而是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乡贤。他们的态度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凡是经过这些地方的各种商务活动,这帮乡贤基本都会拿出各种要求分杯羹的理由。

    韦泽在党内针对地方问题反复强调两件事,第一件事,绝不允许旧势力的文人重新回到中国执政行列里面来,政府工作不能依靠地方势力。第二件事,封建制度必须摧毁,从宗族文化到画地为牢,决不手软。

    这些乡间的乡贤被处理掉,城市内的这种黑社会在疾风骤雨般的严打整肃一空,整个社会不仅没有因此而动荡,反倒是秩序井然起来。市面充满活力,又没人敢捣乱。民风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工厂上班的人员下班之后走夜路是不用担心遭到打劫。

    李新出身徽商家族,对于徽商被各地官府以及民间封建割据力量的刁难听过太多。在商务部工作之后,李新明白了韦泽并不是用一套新的封建制度替代旧有的封建制度,而是用工业化的新制度完全替代旧有的封建制度。随着这种理解,李新成了韦泽政策最坚定的支持者。而这种忠诚与努力工作也得到了回报,李新一步步迈上了商务部部长的位置。

    封建制度最可恶的地方就在于,画地为牢的东西被各种理论、制度给合法化。就如同商业行为一样,本来一个买卖供需的关系,政府要负责的是买卖本身的合法性,在买卖的执行中不能出现强买强卖的问题。买卖要纳税。可封建制度不管这个,封建制度就是老子的地盘老子说了算。什么条约,合同,我认了你就存在,我不认你就不存在。

    李新的徽商家族对这种制度恨之入骨,李新从小就知道做买卖会被各种刁难,加入了光复军之后经过学习和实践,他才明白这种刁难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原理是怎么一回事。虽然李新现在是外交部长,面对自己的前部下楚关天,李新还是要努力把事情讲述清楚的。

    这些日子以来,楚关天也弄明白这些。他问李新,“李部长,你觉得阮朝会极力抵抗我们的新制度么?”

    “你千万要弄清楚这种制度性的问题。我是坚信,阮朝的朝廷就和咱们中国那帮对封建制度无比坚持的乡贤一样,咬着屎厥打提溜。他就算是服从,也只是害怕我们的军队,而不是真的愿意采取和我们一样的新制度。”李新认真的对这位财政部很看好的年轻人讲述道。

    “那我具体怎么做?”楚关天问道。

    “具体工作中央会给你指示,不过具体执行,我的建议是,做事要不厌其烦,每个环节都要能把握。不要怕失败,但是绝对不能得过且过。”李新只能这么讲述,因为他其实也不知道阮朝到底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点击查看《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