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1852铁血中华 > 1852铁血中华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07章 麻烦 十(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1852铁血中华 章节目录 第107章 麻烦 十(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的原则就是“全部打散”。以前的时候韦泽的部队是以地域为基准进行安排的,在一个周围大多数是老乡的环境中,战士很容易就能融入环境中。

    全部打散的原则则是把不同省份,不同籍贯的士兵完全打散安排在一起。现在部队的核心人员都已经相处了一两年,互相之间已经比较熟悉。已经没有必要再维持地域为标准的组织模式了。

    总参谋部里头的认识更高一层,彻底打散部队也让拉帮结派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老乡是最容易勾结的关系,压制这种关系之后,能够对抗总参谋部的暗地中的力量被大大削弱,总参谋部的实际控制能力立刻提高了一大截。

    陈得隆虽然实际上被架空,但是他表面上依旧是副总参谋长。最近韦泽军中发生的事情依旧通过陈得隆传回了天京城,加上东王在韦泽部队里面的耳目,韦泽最新的部队调整全貌同样被杨秀清看到了。

    韦泽此次大调整在名面上的理由是,最近打了好多次仗,要论功行赏。这是个事实,杨秀清把韦泽的部队调来调去,韦泽一直没有来得及褒奖有功之臣。所以杨秀清没觉得韦泽这么做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倒是十九军这个女军被安排驻扎在镇江,倒让杨秀清赶到很是不解。

    五千人的部队的确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可这五千人乃是女人,杨秀清并不觉得有深刻可以害怕的。他只是对此很不理解。所以杨秀清下令,对这支女军进行全面调查,搞清楚韦泽到底是什么打算。不知不觉之中,杨秀清的注意力大部分被这支距离天京城近在咫尺的女性部队给吸引过去。

    这就是韦泽的目的所在,这支女性部队仅仅是一个存在,并不具备真正攻城略地的军事力量。韦泽搞的就是个疑兵之计,弄一个理论上完全合理,可并不符合常识的事情出来。就是要吸引对韦泽本有兴趣之人的注意力,韦泽其他看似很正常,实际上包藏祸心的行动,反倒不容易被注意。

    越是有水平的人,越是有情报收集能力的人,往往会被自己收集的情报与自己缜密的思维所迷惑。这种情况才是世间的常态。疑兵之计能够成功,就是利用了敌人自身收集情报的能力,以及敌人无法正确分析驾驭情报的弱点。

    这通折腾花去了半个月的时间,正如韦泽所料,在这个阶段中,唯一能够对韦泽的行动进行打击的杨秀清始终保持了沉默,既没有立刻催促韦泽东进,也没有公开质疑韦泽这么做的目的。充分利用了这个时间,韦泽完成了对部队的重组,强化了总参谋部对部队的控制。

    在部队重新编成进入尾声的时候,韦泽接到了他的岳父祁玉昌从天京城送来的最新消息。天官正丞相曾水源被杀!

    韦泽从情报中看得出祁玉昌的震惊。曾水源是西王萧朝贵在世之时的副手,萧朝贵在长沙城下受重伤的时候,接替萧朝贵指挥权,领导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继续作战的就是曾水源。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城之后,曾水源获封天官正丞相,乃是太平天国24位丞相中的第一人,是太平天国里面数得上号的大人物。东王杨秀清对曾水源也委以重任,这位太平天国最高的官员天官正丞相,负责理东王府事。

    祁玉昌颇有些颠三倒四的行文,好歹把他所见的事情给说清楚了。

    12月21日,东王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命锁水源和东殿吏部尚书李寿春前来。杨秀清每次天父下凡,可不是他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见到就行了,天京城内的所有王爷,高官都得来参与膜拜天父,聆听圣旨。这次杨秀清则是把东王府以及北王韦昌辉等人都给叫去。

    “天父”问道:“尔在府门见女官如何仓卒,而知么?女官又如何说话,而曾听闻么?一一奏明。”

    曾水源奏说:“小子其时实见女官极为仓卒,只因小子瞒昧至极,见女官如此仓卒,心飞胆怯,因是束手无策。”

    “天父”说:“女官曾讲过东王若升天,而们为官的都难了。此句话而听闻么?”

    曾水源奏说:“此句话小子曾听闻女官讲过矣。”

    “天父”又审讯李寿春说:“李寿春,女官所说此话而曾听闻么?”

    李寿春奏说:“小子亦曾听闻此话矣。”

    天父说:“而亦听闻此话,而罪亦无辞矣。”

    天父对殿下众官说:“而众小子,看他二人之罪如何?”

    众官应声奏说:“此二人如此欺天欺东王,实是死有余辜矣。”

    天父说:“而众小子既说他二人罪实当诛,卽行押出,斩首示众。”

    众官齐声奏说:“遵天父圣旨!”

    曾水源是天官正丞相,乃是诸丞相之首。李寿春是东王府吏部一尚书。东王府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现在就是太平天国行政系统。“吏”指文职官员,是“官吏”齐称,相等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在六部之中地位素来在列在首位。杨秀清东王府六部,每部12尚书,共72尚书。李寿春东王府吏部一尚书,为东殿尚书的头子。

    现在杨秀清以天父下凡这个
>>>点击查看《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