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我的明朝生涯 > 我的明朝生涯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一章 宣大总督人选(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的明朝生涯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一章 宣大总督人选(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就连大街上所有茶楼酒肆的说书人都再充分挥自己的想象力,一个个口沬横飞,将一场大战说得活灵活现,大大夸张一番。在他们口中,大捷主角卢尚书与镇国将军岳阳,己经进化成了一种三头六臂力拿千斤的怪物。

    再接下来的朝会里,百官们纷纷上贺表,将崇祯夸到了天上。自从崇祯登基以来,他收到的奏章不是这里大旱就是那里歉收,再不就是那里被鞑子入侵了,总之就是一片报丧的表情,象这几天那样收到如此多表扬信的还是第一次。

    七月二十日,三千京营士兵押运着近两万级浩浩荡荡的回到了京城。京城内万人空巷,几乎所有人都围在了大街上观看这次百年难得一见的景象,当押运着级的数百辆大车经过大街时,整个京师都沸腾了,崇祯下令将这些级堆放再西市的街口,垒成了数十座京观供人观看,每日来观看这些京观的百姓络绎不绝,做完这些事之后,崇祯再一次到太庙向老朱家的列祖列宗报喜。

    一连热闹了半个月,接下来的就该论功行赏了。

    七月二十三日。从暖香阁出来后,杨嗣昌的脸色十分阴沉,虽然外面的天空一片晴朗,但却丝毫不能让他感到高兴。在满朝的恭贺声中他感到了威胁,是的,就是威胁。

    由于阳光的刺眼,杨嗣昌眯起了眼睛呢喃的说道:“绝不能再让卢象升得意下去了,否则老夫这个尚书的位子就要拱手让人了!”

    夜幕又一如既往的降临大地,一座屋子里。黑色而昏暗的灯光下。一名身穿青色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张书桌上就着一盘花生喝着闷酒,酒是两文钱一斤的浊酒,花生是五文钱一斤的普通白水煮花生,这名中年人拿起酒杯一仰脖子。“吱”的一声,一杯酒下了肚。

    “呃……”

    随着一个大大的酒嗝声,一股浓浓的酒气从他嘴里喷出。

    他提起了酒壶摇了摇头,刚想把酒杯重新斟满。一个声音在门口响了起来。

    “深夜孤寂,对影自酌,陈大人好雅兴啊!”

    乍一听到声音。中年人不禁抬头以往,即便是已经喝得有六七分酒意,他依旧吃了一惊。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对来人拜了下去:“陈新甲拜见杨大人!”

    来人正是当朝次辅,兵部尚书杨嗣昌,而喝闷酒的人正是被崇祯扒掉官服革去官职的原兵部左侍郎陈新甲。

    只见杨嗣昌将陈新甲扶了起来,笑着说道:“陈大人快快请起,你我之间同殿为臣多年何须多礼!”

    陈新甲闻言后满脸苦涩的笑道:“大人言重了,如今陈某只是一介草民,见到大人自当大礼参拜,所谓礼不可废嘛。”

    陈新甲自从被崇祯扒掉官袍后就被革去一切官职,按理说要是他识趣的话就应该打点行礼回他的四川长寿老家度过余生,但是陈新甲却格外不甘心,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己太过轻视了自己的对手,加之没想到岳阳此人竟然不按理出牌,公然大白天的杀人,以至于让那岳阳轻易的翻了盘,这才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不甘心失败的陈新甲将家里的媳妇孩子和仆人都赶回了老家,自己留了下来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企图能够东山再起。但是官场上的老话说得好。正所谓人走茶凉,褪了毛的凤凰不如鸡,那些官员又怎么敢帮被崇祯亲自赶出大殿的陈新甲呢。虽然陈新甲上窜下跳四处打点,但根本没有人愿意帮他,在这些日子里,陈新甲几乎将历年来的积蓄都花光了,但还是没有听到有重新起复的消息,最后他也绝望了,开始一个人喝起了闷酒,他决定再过几天就把这里的房子给卖了然后回四川老家,守着老婆孩子过一辈子,正想着想着杨嗣昌却来了。

    杨嗣昌走了进来,四处打量了一下周围,看了看几乎可以被称为家徒四壁的屋子,他的眉头不可察觉的皱了皱,走到一旁的桌旁缓缓坐了下来说道:“陈大人,几日不见怎么偌大的府邸里连下人都没一个,而你却一个人喝起了闷酒?”

    陈新甲惨笑一声道:“如今陈某已然被皇上革职,要这些下人还有何用?陈某已经将他们全部遣散了。”

    “那你的家眷呢?”

    “也让他们回四川老家了。”陈新甲一挥手大着舌头道:“住在京城什么都需要花银子,如今陈某已经是一介白丁,哪能维持下去呢,杨大人来得正好,跟我喝两杯,否则在等过几日陈某也回老家了想跟您喝酒也喝不着了……呃……”说完,陈新甲又打了一个酒嗝,顿时一股浓浓的酒味弥漫再空气中。

    杨嗣昌皱了皱眉头。他挥了挥手,试图将空气中那股酒气赶走。过了一会他才问道:“陈大人,虽然皇上将你革职,但你也不能如此自暴自弃吧,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怎可如此颓废?”

    “哈哈……哈哈哈……”陈新甲突然仰天大笑起来,一直笑出了眼泪这才止住了笑声。

    “用人之际,真是用人之际吗?杨大人,你这话框框那些书呆子还可以,难道你以为我还会相信这样的话吗?咱们大明朝廷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看着状若癫痫的陈新甲。杨嗣昌用力一拍桌子出了“砰”的一声
>>>点击查看《我的明朝生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