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雕明 > 雕明目录 > 第二卷 VIP卷 第615章 打出一片天空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雕明 第二卷 VIP卷 第615章 打出一片天空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没办法,锦衣卫官署的样子太吓人,以致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就不敢靠近。人们都说,锦衣卫官署打开门的时候,就好像是一头虎视眈眈的野兽。如果是关着门的话,则是一头蛰伏的野兽。

    但是,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锦衣卫官署里面,总是传来惨叫声。

    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锦衣卫官署里面,都有凄厉的惨叫声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有人说,这些都是被抓进去,被严刑拷打的无辜者发出来的。他们被锦衣卫抓走以后,往往下落不明,最后无声无息的失踪了。

    没有人敢追问这些人去了哪里。因为,大家都知道,被锦衣卫抓走的人,几乎就没有活着回来的。你要是去追问锦衣卫的话,反而会将自己也给搭上了,白白送死。有人甚至说,锦衣卫官署的后面,就是万人坑,是专门用来埋葬被打死的人员的。

    当然,普通的老百姓,其实也没有必要过分的关注。因为,锦衣卫不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

    锦衣卫的职责,重点就是监视文武百官,然后才是普通百姓。

    事实上,锦衣卫只对前者有兴趣。

    一般的老百姓,抓去打死了,也不会有什么油水。

    但是,如果是官员的话,那就不同了。大明朝的官员,多多少少都能榨出一点银子来的。

    如果是运气好,抓到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严刑拷打一番,那绝对是收入丰厚啊!除了孝敬上面的,自己还可以落得大大的一笔!所以说,锦衣卫最擅长的本事,就是pò'hài各级的官员了。

    倒不是说他们真的丧尽天良了,没有人xìng,主要是利益驱使。

    如果出台政策,让锦衣卫将勒索到的钱财,都全部上缴国库的话,保管他们从不惹事。

    自己得不到好处的事情,才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干呢。

    “卑职侯向桃欢迎千户大人莅临南昌城。”

    “千户大人,锦衣卫驻南昌城官署的全部人员,都在这里了。”

    陈林到达锦衣卫官署以后,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这里的最高上司,成了南昌城的锦衣卫头子。

    这也是惯例了。锦衣卫的千户出外办事,到达哪里,就是哪里的最高领导。除非是还有更高级的锦衣卫官职出现。锦衣卫都是内部垂直管理的,只对皇帝负责。其他的任何官员,包括东厂,都无缘干涉。

    负责打理南昌城官署的锦衣卫百户,叫做侯向桃,样子精瘦精瘦的,十分的灵动。

    他将官署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了,又向陈林讨好的说道:“千户大人,晚上不知道您是要下榻哪里呢?”

    陈林随口说道:“官署里面不是有地方住吗?”

    侯向桃急忙说道:“官署里面条件有限。如果千户大人不满意的话……”

    他很识趣的送上一些手本,却都是一些地方老板送来的,有客栈、qīng'lóu、酒肆、饭馆什么的,还有各个商会的会长,粗略一看,差不多有十五六个人。都是南昌城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陈林皱皱眉头,没有说什么。

    这种官商勾结的情况,他在前世的时候,就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南昌城的这些商家,最盼望巴结的,当然就是东厂或者锦衣卫的高层了。

    只要是能够得到东厂或者是锦衣卫的护荫,他们的生意,马上就可以兴旺发达,财源滚滚。

    即使是那些不指望从锦衣卫这里得到好处的商家,同样是希望能够搞好和锦衣卫的关系,以免遭受到其他衙门的勒索。

    当初,夏灵萱的瓷器生意,屡遭劫难,就充分的说明,在大明朝,尽管商业税只有三十税一。但是,商家实际承担的税率,却是非常高的。这些高额的税费,都是以过路费、保护费、润笔费等等名目收取的。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达到三税一。

    毫无疑问,如果你是正正经经的做生意,所有的税费都全部足额交付的话,那是肯定没有钱赚的。

    就好像是当初的夏灵萱,辛辛苦苦的经营荆襄船帮,最终只落得一穷二白的下场。

    有本事的商家,肯定得和部分的官员搞好关系,利用他们免税。

    就好像是他陈林利用杨一清的令牌运输货物一样。

    如果没有杨一清的令牌,荆襄船帮肯定非付出非常高的费用。

    就免税的效用而言,杨一清的令牌,只能说是一般。但是,如果是锦衣卫的令牌……

    只要手中拿着锦衣卫的令牌,或者是打着锦衣卫的旗号,那绝对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畅通无阻……哦,说错了,长城的外面,不是锦衣卫的管辖范围,鞑靼人是不会认锦衣卫的令牌的。

    “大人,您要是不满意的话,这里还有……”侯向桃立刻又拿出一沓手本。

    那时候的手本,基本上就相当于后世的名片。但是,只用于拜见上司、贵宾、老师等特定场合使用。

    陈林是锦衣卫的千户,到了南昌城,绝对是最顶尖的大员之一了。
>>>点击查看《雕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