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雕明 > 雕明目录 > 正文 第418章 工业化(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雕明 正文 第418章 工业化(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褚诗韵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你觉得呢?你觉得我们黑莲部会不会杀人呢?”

    陈林心想,你们黑莲部要是不敢杀人,那就不是黑莲部了。扬州盐商遇到你们这些liú'máng,也真是悲剧中的悲剧了。

    或许黑莲部采取别的办法,扬州盐商都不会屈服的。毕竟,他们都是有大背景,大后台的,不管是来明的还是来暗的,其他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黑莲部采取了最暴力,最直接的办法,扬州盐商反而是难以承受。

    没办法,黑莲部是真的会杀人的。她们的暗杀手段层出不穷,天知道她们会什么时候动手,又朝谁动手。

    连白莲社内部的人都对黑莲部有极大的恐惧感,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除非是这些扬州盐商不怕死,不怕全家死光,才可以让黑莲部无可奈何。但是,那样一来,这家扬州盐商,有可能就真的是死光光了。

    连小说里面的青城派都可以将福威镖局灭门,黑莲部要将某家扬州盐商灭门,的确是有可能的。

    当然,如果黑莲部真的将哪家扬州盐商给灭门了,估计也是轰动全国的大事,不管是东厂或者锦衣卫,都不能坐视不管,必然是要严查到底的。到时候,就有可能给黑莲部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褚诗韵和唐如霜,暂时只是收取了八十五万两银子,其他的暂时放着,就是妥协。

    她们没有将扬州盐商逼到绝境,没有真的大开杀戒,扬州盐商也不敢公开此事,只能是默默的给银子赎命。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是这孟、梁、范三家盐商还存在,他们就需要不断的向黑莲部进贡银子。直到他们欠下的银子数额都全部还清为止。不过,高达数亿两的数额,又岂是数年、数十年能够还清的?估计要还几百年啊!

    “你们的合同到底是多少天?是三十天吗?”陈林随口问道。

    “是五十天。”褚诗韵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

    “五十天……”陈林就彻底的无语了,深深的为扬州盐商悲哀。

    三十天计算出来的已经是难以想象的数字了。五十天,那真的是要归还到地球毁灭的那一天了。

    看来,这三家扬州盐商的老大的智商,还是严重的低于平均水平啊。以他们的智商,为什么杨一清就抓不到他们的把柄呢?是他们在数字方面天生愚蠢,还是在投机钻营方面格外的出色呢?

    “好了,工匠们都已经准备好了。”这时候,唐如霜将话题给错开了。

    陈林看看自己的前面,果然,黑莲部已经准备好了十几个的木匠,他们都带着各色工具严阵以待了。

    再看看四周,陈林发现,工匠们准备的各色工具,还是非常的齐全的。甚至,很多冷门的工具都准备好了。估计是褚诗韵或者唐如霜特别吩咐的。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她们是要让陈林找不到任何借口敷衍过去。

    如果无法将珍妮纺纱机制作出来,全部都是陈林的责任。

    “咳,咳,珍妮纺纱机的原理是这样的……”陈林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课了。

    有关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其实是具有相当的偶然xìng的。事情必须从公元1764年里的一天说起。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哈格里夫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他于公元1764年制成以他女儿珍妮命名的纺纱机。这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8个锭子,以罗拉喂入纤维条,适用于棉、毛、麻纤维纺纱。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引起当时人数很多的手工纺纱者的恐慌,他们冲进哈格里夫斯的家里捣毁机器。公元1768年,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与别人合资开办一家纺纱作坊,用珍妮纺纱机生产针织用纱。由于当年他没能申请到专利,因此只能自己生产“珍妮机”来赚钱。“珍妮机”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错,“珍妮机”也渐渐流传开来了。

    到了公元1784年,“珍妮机”已增加到八十个纱锭,等于是将纺纱效率增加到了原来的八十倍。纺织工场所需要的人力大大的减少,成本大大的降低,销售价格不断的下降,有效的增加了市场竞争力。纺织业的总体规模也在不断的膨胀。

    工业gé'mìng不断地催生出新的发明。公元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卷轴纺纱机。它以水力为动力,不必用人cāo作,而且纺出的纱坚韧而结实,解决了生产纯棉布的技术问题。但是水力纺纱机体积很大,必须搭建高大的厂房,又必须建在河流旁边,并有大量工人
>>>点击查看《雕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