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目录 > 第一卷 第138章 早朝(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第一卷 第138章 早朝(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又是一天!”赵朴睁开眼睛,又一天到了。

    看向了一旁的沙漏,只见时间正好是五点钟。此时已经是夏天了,五点钟正好是天亮的时刻,此时正好上朝。而此时身边的王舞月也醒了,起身帮他穿衣服,收拾妥当之后,赵朴开始上早朝。

    宋太祖没有定每日早朝的规矩,五日一朝是王安石提出来的。到了宋徽宗时代,就给废了,因为他常常陶醉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当中。有事出班,无事退朝就从他开始的。

    如今,他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是要新人新气象,恢复了五日一朝。

    总之大宋的皇帝是幸福的,可以睡上一个好觉。而不必像后世的满清那样,三点大臣起床,一直磨磨蹭蹭到七八点,回去再补觉。

    总之五日一上朝,可比后世的天天上朝可好多了,正所谓上朝时间越多,浪费时间越长,抓紧时间上朝,不如抓紧上朝时间。

    而上早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刷新存在感,让大臣都认识一下皇帝陛下,而皇帝陛下也对手下的大臣混个脸熟。

    一开始上朝时,赵朴的确是很是兴奋,可是渐渐的就有些无趣了。每次上早朝,弹劾的时间占据一大半,彼此间相互斗嘴占据了一大半。赵朴不得不规定,上朝之前,大臣们必须要将上早朝的内容提前上交。皇帝仔细阅览之后,将其中重要的几点,重点讨论。

    上早朝,也主要是为了讨论这些内容。

    只有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用来自由争吵。

    ………………

    “我朝,武备松弛,如今急需要重建新军。重建新军,最需要的是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只有建立武备学堂,专门培养中低级武将!今天,主要讨论筹备武备学堂!”此时,赵朴再度抛出一个大命题。

    “武备学堂?”

    底下的大臣,立时间互相低声议论起来。

    “陛下不可……”这时,一个大臣立时出列,摇头晃脑的说出了反对的理由。

    赵朴懒得辩论,身为皇帝时不需要亲自出手,自然有许多小弟出手。果然立刻跳出一个大臣,支持筹建武备学堂。

    于是朝堂之上,很快的分成了两派,彼此的相互争吵着,而赵朴仔细的听着,手中的笔不断的记录着要点。有些问题不吵不知道,一吵大家都知道,谈论之后,未必能见到真知灼见,却可以将矛盾表面化。

    出现矛盾不可怕,就怕矛盾出现了,却不知道,最后问题越是积累越多,最后集体喷发。

    武备学堂,筹建起来很是苦难,因为这会扩大武人的势力,最后威胁士大夫的利益,引动士大夫的集体反扑。

    大宋国策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决策层都是文人,没有一个武人,就说明了这一点。而武备学堂,则以培养武人为主,从武备学堂出来的,多数都会成为武将,乃至是日后的高层,这些武将会与士大夫发生剧烈的冲突。

    例如;种师道是武将,而李纲是士大夫,于是同样是主战派,也是纠纷不断,内斗不断。

    士大夫不反对建立武备学堂才怪呢!

    而一些支持筹建武备学堂的,则是聪明人。他们清醒的认识到了,筹备武备学堂是必然的,根本无法阻止,不如顺水推舟,从中获利。

    而赵朴一开始看着双方吵架,觉得很是有意思,可是渐渐的脑袋有些迷糊,靠在龙椅上,迷上眼睛睡着了。昨天与王舞月折腾的太厉害了,睡觉没有睡好,此时正好补补睡眠。直到一个小太监推了赵朴一下,赵朴才苏醒了过来。

    “这个如何了?”

    “陛下,下朝的时间到了!”赵朴一看一旁的沙漏,八点钟到了,该下了早朝。该去吃饭了,而此刻讨论还在继续。

    “时间已到,下朝了。枢密院、兵部速速制定出武备学堂的章程,要具体,可操作,不要空泛之言!吏部要选出武备学堂的祭酒、司业、博士,教授等等官员!”赵朴看着余意未尽的大臣道,“武备学堂,千头万绪,各位卿家可上书谏言!”

    这时,太监一声散朝,早朝就这样结束。

    …………

    散朝之后,赵朴喝了一碗稀饭,又吃了一些食物之后,肚子是饱了。

    在侍卫的保护下离开皇宫,赵朴开始在南京应天府的大街上闲逛,观察着民俗民情,查看着应天府的各个变化。

    那日,迁都长安,迁都东南,还都汴梁的意见被他否决之后,南京应天就成为了大宋的首都。南京比起汴梁的差了很多,就是比起大名府也是差了几个档次,不过这里靠近着运河,借助着运河的优势,再加上新皇登基的优势,迎来了短暂的繁荣。

    “一切都是梦幻空花!”赵朴心中暗自叹息道。

    汴梁是守不住,南京应天府也是守不住,在金军九月份出兵的时刻,就是应天府城破的时刻。

    赵朴曾经想着,金军南下九月就要南下了,最好迁移一部分百姓南下,以免金军屠城。

    可是立刻遭到了朝中几位大佬的反对,民心就是军心,百姓南移,也
>>>点击查看《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