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别样年华别样红 > 别样年华别样红目录 > 第一卷 第十一章(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别样年华别样红 第一卷 第十一章(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新时间:2013-09-19

    在江海宁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自老家转学至延城启乡政府小学。江海宁曾记得初到延城的那一个盛夏的下午,刚刚还是炎阳高照,酷热难耐的天空突然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突降倾盆大雨。时任启华乡派出所所长的父亲江奉国和江海宁冒雨从火车站赶回家,望着妻子王淑云做的满桌香喷喷的饭菜,江奉国还没吃上几口,团聚的一家人还未说上几句话,乡政府办公室值班人员打来电话,说伊莲河河水猛涨,已经超过了警戒线水位,时刻有决堤的危险!

    江奉国二话没说,穿上雨衣冲出门去,顷刻消失在瓢泼大雨中。年纪仅有九岁的江海宁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惊地大哭。母亲王淑云搂着江海宁,望着窗外倾盆的雨幕,牵挂着丈夫的安危。

    就在江奉国还未踏上河堤最为低矮的田家庄段的时候,凶猛的河水已经把堤坝冲开一个三米多的口子,河水如猛兽般咆哮着冲向下方的道路、田地和村庄。决口处已经站满了大约一百多口子人,熙熙攘攘地,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

    “附近有防洪石没有?有防洪沙袋没有?”江奉国问决口处的人们。

    “没有用啊,水流太急了,全扔进去了,一眨眼全被冲走了,不管事儿啊!”乡政府办公室主任李树魁急咧咧地答道。

    江奉国站在大堤上,一把夺过派出所副所长王启立手中的高倍聚光灯,扫射着大堤下,透过雨帘,他看到不远处有一排房子,和旁边的一大片麦秸堆。

    “是不是那里有一个养鸡场啊?是不是有运送活鸡的铁笼子?”江奉国依稀记得又一次来过此地,这地方有个规模不小的乡镇上办的养鸡场,马上有了主意。

    “江所长,堤下确实有个养鸡场。”李树魁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王启立,你领着三十个人去养鸡场那里,跟人家说一声,借用一下铁笼子和麦秸梗,把铁笼子抬到大堤上来。赵伟权,你带三十个人拿着咱们带来的一百多条编织袋,往里边装麦秸梗,将口扎紧,然后背到大堤上来,装进铁笼子里。其他人抓紧两端拴在拖拉机上的绳子,跟我下水!”说完,江奉国顺着两端紧固在决口处两边的拖拉机上的绳子,第一个跳入湍急的洪流中。

    王启立和赵伟权立马带着人走了,剩下的人一见江奉国跳入了水中,也跟着并排着站在水流中。几十个人用人的血肉之躯,阻挡着如野马般的河水。

    两边的河堤不断地在崩塌,当一百多个装满麦秸梗的编织袋装满二十多个铁笼子的时候,三米多得口子已经成了五米。而后续赶来的抗洪的人们也在不停地往大堤上运送防洪沙袋。

    “大伙儿往前站一站,李树魁,王启立,你们把铁笼子涌进决口里,然后往上扔沙袋!”江奉国大喊着。

    铁笼子和沙袋在激流中矗立了一会,逐渐塌了下去。

    “不行太轻了,压不住啊!”李树魁冲着水中的江奉国喊道。

    “堤上的拖拉机是谁的?”江奉国冲着四周的人们喊着。

    “我们田家庄的,我是田家庄的村支书邱志军!”江奉国身旁的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喊道。

    “大伙都上岸,邱书记,你让会开车的把拖拉机冲进决口,一辆挡在铁笼子后面,一辆压在铁笼子上面!抓紧!”

    五分钟之后,决口里的人们全部撤离,两名小伙子开足马力,在决口处飞身下车,拖拉机冲向决口处,一辆挡在铁笼子后面,一辆压在铁笼子上面。

    “赶紧往铁笼子前面扔沙袋啊!”人们呐喊着把一个个沙袋扔进决口。半小时之后,五米多的决口被堵住了,田家庄和人们的庄稼保住了。人们在大堤上欢呼雀跃,而好多人们累地虚脱地倒在了风雨中。

    大堤上赶来抗洪的人们越来越多,人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在江奉国的指挥下,筑高堤顶,加固坝体,一场抗击洪流的大会战仍在继续……

    在那场抗洪救灾的战斗中,因为江奉国的有效组织和处事果断,使得田家庄及附近十多个村庄的三千多户人们和几千亩良田免于受灾,挽回损失无法估量。

    不久,江奉国调任延城县武装部部长,一年后,升任县财物资局局长。

    令江海宁没有想到的是,让她回想起父亲的英勇往事的这位老人,就是以后与她结下不解之缘的许正扬的老姨夫李训山

    “哎,注意了,在队列里不需说话!”张学彬在队伍后面赶了上来。“王霄黎,赶紧跟上!”

    “哎哟,我的妈呀!我快要坚持不住了!”王霄黎气喘吁吁。

    “嘘——!不要讲话。”江海宁小声说道。

    “全体注意了,齐步走!”张学彬很是时机地发出了号令。

    “谢天谢地!”王霄黎终于看到了曙光,延城一中的校门口遥遥可见。

    为了让王霄黎尽快适应晨操的跑步运动,江海宁和她定了个君子协议,下午下课后,他们俩绕道晨操的路线,慢跑回家吃饭。吃完饭后,再沿原路线徒步返回。

    王霄黎说,“那吃饭时
>>>点击查看《别样年华别样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