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明末疯狂 > 明末疯狂目录 > 明末疯狂第二卷 千户岁月 第一百零六章 乱作一团(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疯狂 明末疯狂第二卷 千户岁月 第一百零六章 乱作一团(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的。骑着一匹白马,身披一身银色的盔甲,手持着一杆长枪。不用化妆,就可以直接上戏台去演赵子龙了。

    不过,肖公公也没有完全昏了头,他那支援军行军的路线是在齐县令那个县城和归德府城之间,斜插的方向过来的。因为他也知道:只要齐县令这个县城没有失陷,那这支援军行军的时候,就是安全的。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当援军离归德府城还有半天路程的时候,探子突然来报,在他们行军路线的西北五里处,发现圣灵会乱民的大队人马。

    接到探子报告以后,那肖公公稍稍有些犹豫,可是那江游击在一旁拍着胸脯一顿豪言壮语,让肖公公立即就下定了决心。他下令援军立刻向圣灵会乱民发动进攻。

    那江游击一抖长枪,一拍白马,率先冲了出去。活脱脱一个山寨版的长坂坡赵子龙。而那些援军也在江游击身后乱哄哄地冲了出去。

    而这时候,圣灵会的乱民也发现了援军。圣灵会乱民在攻打齐县令这个县城失利了以后,士气其实已经十分的低落,而牟dà'fǎ师也发现了这个情况。甚至他感觉到自己的领导地位都有些动摇了。

    发现援军以后,那牟dà'fǎ师一下子光棍了起来。他穿着唐僧的衣服,立刻冲在了队伍的最前面。一看牟dà'fǎ师都拼命了,那些护教队的大师兄也一同冲了出去。接着,所有的乱民也跟着他们乱哄哄地冲了出去。

    当两队人马快要遭遇以后,援军这一方的兵丁,看到这些乱民人数又多,又是这么气势汹汹,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这些兵丁虽然受过了军事训练,但是,他们的军饷被武官们扣克得十分厉害,最多也只能够拿三成饷。既然军饷拿不足,那又何必拼命呢?

    于是,就有兵丁开始转身逃跑了。看到自己的同伴逃跑,那逃跑就迅速传染,象雪崩一样,没有多大功夫,整支援军都开始四散而逃。

    圣灵会乱民以压倒xìng优势冲垮了整支援军。打死了援军中七百多名兵丁,其余的兵丁都逃回了开封。江游击下落不明。肖公公带着身边一百多人逃进了归德府城。

    而这次战斗以后,圣灵会乱民都一扫阴影,士气一下子高涨到了顶点。他们整理好了队伍,精神饱满地向着归德府城杀了过去。

    从这次乱战中,其实可以看出来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军队的侦察问题。

    那圣灵会的乱民,从上到下都可以说是毫无军事素养,他们没有派出探子去侦察的这种情况,倒还是能够让人理解的。

    可是,肖公公和江游击率领的是明朝的战兵。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正规野战军。可就是这么一支军队,探子探查的距离却很短。当圣灵会乱民到达离自己军队五里左右的地方,这些探子才发现。

    应该说,这些探子根本就没有起到军队的侦察作用。他们最多也就是可以称为军队的尖兵而已。

    而军队探子派出去以后,其实是有两个作用的。除了侦察以外,还有绞杀对方探子的作用。由于这一点在军队战斗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后文中将详细描写这一点。

    第二个问题就是:军队作战时,部队的展开问题。

    从古到今,任何部队,从行军状态到作战状态,一定要把自己的部队展开。

    其实任何军事统帅,体现他军事指挥能力大小的无非有这么三点:

    1)在战斗前部队的展开;

    2)在战斗时,集中己方的兵力和火力,攻击敌方的薄弱点和关键点;

    3)在战斗结束以后,如果交战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甚至是己方失利的状态,怎么把自己的部队尽可能完整的,成建制的撤退下来。关于这一点,也是最考验军事统帅的指挥能力的。这就是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好的统帅,不是看他如何打胜仗,而是看他在败仗以后,如何收拾残局。

    而我们看看这次乱战。肖公公也就算了,他也没有接受过什么军事教育。可江游击好歹还是明朝的高级武官。

    当他们要和圣灵会乱民交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展开部队,就让部队这么乱哄哄地冲了上去。而圣灵会乱民也这么乱哄哄地冲了过来。这简直就不是打仗,而是打群架。

    既然是打群架,那人数多的一方,勇猛的一方获得大胜,那也就毫不奇怪的了。换句话说,肖公公和江游击就根本没有把自己的明朝正规野战军当成军队来使用。

    第三个问题就是:明朝将领的选拔问题。

    在明朝,武官基本上都是世袭的。只有极少数是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的。在九边的那些武官,因为家传渊源,再加上一直和关外的异族在作战,他们的军事素养还高一些。

    可是在明朝内地的武官,他们的提拔,基本上是由文官决定的。而那些文官挑选武官的标准,抛开溜须拍马和贿赂的问题,文官主要看的是那武官身材相貌是否彪悍,个人武勇是否强悍,能不能够一打三,一打五的。根本就没有考虑武官的军事指挥水平。

    
>>>点击查看《明末疯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