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我做许仙的日子 > 我做许仙的日子目录 > 卷 五 杀生 第362章 、邀名作死(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做许仙的日子 卷 五 杀生 第362章 、邀名作死(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苏东坡就提出一个观点来,他说一个国家最困难的事情,最难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看起来天下太平,实际上埋藏着隐患,这个事情是最难办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要怎么办呢?只有那些特别的、杰出的、优秀的那样一些人才可以担当这样一个重任,而晁错不是这样一个人。也就是说削藩其事是其事。晁错其人非其人,削藩这件事情做是该做的。让晁错来做是不对的。因为按照苏东坡的观点,做这件事情要有三个条件:“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第一个条件,知其当然,就是事先把这个事情想得清清楚楚,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厉害关系,我如果做的话可能会怎么样,我如果要做的话应该怎么样,全部都把它想清楚了。晁错想清楚了没有呢?没有想清楚。我们看到他提出的就是一个口号:“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只有这八个字,没有看到他做什么可行性研究,有没有看见他提出可操作方案。他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没有了,所以不具备第一个条件。

    因此他也就不具备第三个条件:“徐为之图”,“徐为之图”就是到了最后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办法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来处理问题,他也不具备这个条件。更重要的呢?他也不能做到“事至不惧”,“事至不惧”就是事情来了以后不害怕。因为你做的事情,讲清楚你做的事情是非常难做的,是大家都不能接受,都不能相信,都不能同意的事情。你硬着头皮硬要做,你这叫“冒天下之大不韪”。你应该预计到,你一旦发动以后会引起强烈的反弹。你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麻烦,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做到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神闲气定,然后“徐为之图”,没有。

    苏轼的名望下,所以只要有人背出原文,在场的人便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的。

    只是这一背,有黄子澄一伙的也就不好开口了。因为这和他们设想的不一样。如果有人敢开地图炮,炮轰儒门。这儿,有—个算一个,只要是儒门弟子都会和他拼的。

    虽说现在还是明初,还没有过渡到那个党争的时候,但是有儒以降,最听不进的便是指责。不是他们不能指责别人,恰恰相反,他们可以指责别人,但是别一定不要可以指责儒门,否则他们—定与你拼命。

    不是许仙怕他们拼命,而是犯不着,既然知道这么个方法,干吗要拼命。如果不是黄子澄的得意都表现在了脸上,引起许仙想到了大明赫赫有名的文人邀名卖直,自己却—肚子的男盗女娼,许仙才不会打这抱不平。

    许仙这—开口,徐耀祖是看着许仙,说不清的感激,还是什么。黄子澄则是双目赤红,死死盯着许仙,就差杜鹃啼血了。

    许仙呢?背完了,也就不出声了。

    可是他越是不出声,黄子澄越是难受。任谁也受不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偶像,—直起来的道义至高点……叭,让你一把拍了下来。

    你这是干什么?我们找你来是想让你站在我们这边的,不是让你当搅屎棍的,更加不是站在敌人那边。

    为了偶像,也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义,当然也顺便为一下自己老板。黄子澄怒吼了:“王爷是说燕王不会反?”

    这个混蛋简直是赤膊上阵了。朱棣已经反了,却问许仙他不会反。回答不会反,那是胡搅蛮缠,因为人家已经反了。如果说反,那刚才许仙背的不就是屁话了么?

    许仙是怎么回答,怎么错。

    玩政治的没有低手,—开口便把许仙绕进去了。许仙看了黄子澄一眼,却听有人说:“现在看起来,晁错提出削藩策有一个前提,就是吴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还不如去削,吴王真的造反吗?现在从史书上,我们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证据,后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政府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只有这个邓公说了“吴王为反数十年矣”。那也就是说想当然了,当然有一些蛛丝马迹,比方说吴王干什么事呢?他干了这么件事,因为他不是自己会铸钱嘛,他不是自己要产盐嘛,他不是很有钱嘛,于是他就把这笔钱,抵了老百姓的赋税,就是他吴国老百姓是不要上税的,这个上缴给中央政府的税收,我刘某人给你交了,这是叫收买人心;第二个证据就是他专门收买亡命之徒,就是哪个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吴国逃,逃去以后他都收容下来。就像后来《水浒传》里面的小旋风柴进似的,一个大庄园,谁犯罪都躲我这儿来,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干了这些事。

    但是实际上你说抓他这个谋反的证据,这个是证据不足的。当然晁错也抓了他们一些岔子,比方说楚王。这个我们在电视具体里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说楚王,你在太后丧期内乱搞男女关系,罪大恶极,抓起来了,说实在的。一个王爷搞了两个女人,恐怕算小节吧,不能算是谋反的证据吧。另外还有胶西王,卖了官,卖官这个事是从秦始皇就开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卖官,我就不能卖官,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证据。”

    这是什么人在帮自己?循声望去:齐泰,原名德。明太祖赐名泰,字尚礼。别号南塘。明初大臣。初
>>>点击查看《我做许仙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