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南阀 > 南阀目录 > 工业狂潮 第八十七节 意气风发的蒋价石(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南阀 工业狂潮 第八十七节 意气风发的蒋价石(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专家就是专家,刘同文的效率很高,解决了很多胡万想破脑袋就想不到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刘同文短时间内给胡万找出了很多中国士兵可以接受的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直接对士兵进行调查。就直接询问士兵来当兵是为了什么,这时候普遍的军中多是自愿报名的士兵。

    对此一开始胡万是不认可的,觉得这样能搞出什么东西,这些人来当兵是为了什么还用问吗,不是就是为了当兵吃粮吗,作为一个老军官这点上胡万自认为还是很了解士兵的。可是刘同文却不以为意,坚决做完自己的工作。

    收集了大量的意见,定下了许多的口号。

    “忠于国家,忠于民族!”

    “手握钢枪,保卫祖国!”

    “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

    “保卫民主,包围自由!”

    “辞不忘国,先国后己!”

    “离乡别父母,卫国保家乡!”

    几天时间,刘同文就收集到了几十条标语口号,然后进行了文学性的加工,到处刊印出来分发到了士兵手里,同时还夹杂着许许多多的中外军队小故事,用那些忠信勇敢的士兵事例来鼓励教育士兵。

    但是对于此胡万十分不理解,这些明显是夸大的口号有个什么用。刘同文这时才耐心解释。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一句口号是不顶事的,但是当这句口号被颂扬无数遍之后,就成了真理。一个人在心里告诉自己十遍八遍某个原则是骗自己,告诉百八十遍是催眠自己,可当在心里说了十万八万遍的时候就成了信仰了。刘同文用心理学的视角,给胡万解释了士兵从接受纪律,到尊重纪律。到自我约束的过程。当然这个说法,让胡万很不舒服,怎么完成了自我约束修养的士兵都是自我催眠的,可是事实还真的好像就这样。

    而之所以从士兵哪里寻找这些口号,而不是自己随意去编一些冠冕堂皇的口号,刘同文的解释是这样的。刘同文明白,士兵们口里说的肯定不是自己真心想的,当然大部分士兵都是来当兵吃粮领饷的,但是当他们告诉刘同文那些口号的时候,其实已经自我催眠了一次。之后他们会在潜意识和别人的目光下就按照这些东西来约束自己,就好像自己没说谎一样。另外,当某个士兵会提出这样的口号的时候,他自然是知道这些口号的,起码刘同文挑出的口号是士兵熟知也喜闻乐见的,比随口编的自然要强了很多。

    而士兵之所以会提出这些口号,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他们对当兵的另一个认识,一个除了当兵吃粮领饷外的认识。比如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样的忠诚口号,士兵显然也明白,当兵就要忠诚,是一条很好的口号。绝对能赢得大家的接受和认可,更容易经过反复宣扬千百遍变成了大家的信仰。同样的还有保家卫国这类口号,很冠冕堂皇但是经过现代军事训练的士兵,也熟知这个士兵的基本责任。当兵不怕死。这样的勇敢类口号,也是如此。至于民主自由,这类就洋气了很多。这是比较有文化的士兵的,或者那些被美国人训练出来的士兵认可的,尽管他们本身都对民主和自由不太理解,但是不能不说这也是有用的,起码大家都认为这东西是好东西,尽管自己不理解,但是是咱联省拥有的好东西,值得保护值得骄傲。辞不忘国,先国后己和离乡别父母,卫国保家乡这样的口号,这是打悲情牌,诉说着士兵的艰苦,尽管他们为了当兵吃粮这样很俗的原因来当兵,可是确实是离乡别父母了,事实上是为国牺牲了,所以更能让士兵认同,最后成为自我约束的信仰。

    刘同文把胡万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觉得太有才了,越不明白越觉得厉害,更何况胡万还是懂一些的,于是就非常支持刘同文。但是此时刘同文表示,这还只是第一步,要让各种忠诚、勇敢、服从命令等军人原则变成一种群体性的认识,要走的路还很长呢。但是等这些认识一旦形成,就成为了一只军队的传统,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不管经过多少代这都是这只军队的信仰。

    在联省折腾军官,折腾后备兵役,折腾军事思想教育的时候,蒋价石哪里也没闲着。

    当几年前蒋价石开始组建黄埔军校,慢慢培育自己的势力的时候,他开始并没有想着要组建一个私人的军队,一个只服从于自己的军队,因为他看到了所有的军阀部队似乎都不堪一击,只是自己的部队更不堪一击,北伐才一直没有成功。蒋价石一开始想的是,通过黄埔军校建立一只现代化的军队,一只像自己服役过的日军或者参观过的苏军那样的,高效的廉洁的部队。

    可是当他权力越来越大,掌握的军队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发现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他试图肃清军队中的贪腐,要求团级一下的军饷直接向军需局支领,师级军需人员只负责监督,而不参与发响。显然蒋价石也看到了,当士兵是由军官训练,军饷是军官发放,那么士兵眼里肯定就只能看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军官,而看不到更高级的领袖。这就造成了民国时期,大军阀倒了,小军阀又起来了。而且经常有下级谋反上级,最后成功的案例,就是因为下级直接掌握了军队。而且蒋价石还要求
>>>点击查看《南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