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民国第一军阀 > 民国第一军阀目录 > 第一卷 第027章 :点燃非洲战火(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民国第一军阀 第一卷 第027章 :点燃非洲战火(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ps:第一更到!今天还有一章

    欧洲战场一直未能平静,协约国与同盟国尽管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堑壕战却是依旧在进行。

    双方的堑壕距离最短的甚至只有不到百米。

    双方都在疯狂的挖着堑壕。

    各种武器不断的招呼着对方。

    狙击步枪算是让士兵们最为恐惧的东西,也许哪一天不小心冒出脑袋就被上帝点名了。

    不过双方的士兵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经验,大多时间都不把头冒出堑壕。

    除了狙击步枪,还有大量的迫击炮,给双方都造成了很大的杀伤。这些迫击炮,很多还是中华民国出口的。

    中华民国的迫击炮,是一种真正具备了迫击炮形态的,有很强实战意义的先进迫击炮,双方都买了不少中国的迫击炮。

    另外,双方还经常把堑壕挖到对方的堑壕里,然后塞满炸药,轰的一声把对方炸上天去。

    双方的堑壕,甚至是互相包围。

    这就是典型的一战模式。

    这场战争已经进行得太久了,双方都已经有些精疲力竭,但偏偏又有中华民国与美国的输血,使战争得以持续。

    这已经是战争的第五个年头了。

    五年的时间,在中华民国已经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五年前开始建设的工程,所有都已经完工了。

    五年,在工业建设当中算是一个周期。

    五年时间可以把一座大型钢铁厂建设起来,也可以把一个大型矿山建设好。

    但是在中华民国,很多钢铁厂、矿山都是两年到三年就建设了起来,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年,中华民国就拥有了很多钱,当时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工程,此时这些工程基本上都完工了。

    这也是这一年中华民国钢铁产量暴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协约国和同盟国来说,五年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双方打得精疲力竭,而且战争迟迟不能结束,更是耽误了发展。

    如果没有中华民国的崛起,那么这种拖延不算什么,他们依旧是世界最先进的代表,但此时却不一样了。

    他们多拖一年,中华民国与他们的差距就拉大一年。他们一年时间甚至追赶不上此时一年所造成的差距。

    因为双方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开始拉开了。

    欧美国家要想追赶中华民国的发展速度,首先就得把生产力更新换代,同时还得有内部市场啊!

    打没钱了,有个毛的市场啊!

    也就只有美国有比较大的内部市场,但是相比现在中华民国的内部市场来说,还是远远不如的。

    战争过后。还有一大堆的问题。

    欠债总得是要还的是吧!

    本来就没什么钱了,现在又要还钱,那就更没有什么钱拿去发展了。同时战争死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就算是有钱,市场也减少了很多。

    劳动力死了那么多,战后生产也动力不足。

    相比之下,中华民国这五年下来。一直没有陷入战争泥潭,还赚到了大把的钞票,劳动力更是没有减少。

    战后的欧洲,如果没有资金注入的话,那么就只能成为三流国家。

    如果有资金,中华民国也没有崛起的话,倒还是能够重新成为一流国家。但现在,就算是剩余资本注入。他们也只能成为二流国家。

    一流国家,就只有中华民国和美国,这是第一梯队,是欧洲永远都无法追赶上去的。

    因为欧洲打死就那么巴掌的地方,又分成n个国家,那些国家再怎么发展,也受限于版图面积的问题。

    尽管他们有殖民地。但是他们是武力殖民,根本无法让殖民地拥有更高的生产力,殖民地的生产力太低的结果就是没有多少劳动成果可以掠夺,这就是典型的不给马儿草又要马儿跑的模式。

    中华民国却是已经开始到处搞经济殖民了。中华民国的那些附属国,说白了就是中华民国的殖民地。

    先给马而草,再让马儿跑。

    生产出来的劳动成果多了,才能掠夺更多的利益。

    不过,西方人的模式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转变过来的。因此,欧洲撑死也就是那样了。

    他们就算是能够转变过来,但是他们的殖民地是不靠谱的,很容易被中华民国攻陷,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因此欧洲在这场战争过后,已无法争夺世界霸。

    当然,应该看上去现在还是世界老大,但是已经是明日黄花,只是暂时没人把他们踹下去而已。

    战场上,双方也表现出了疲软的态势。

    不过中华民国转而支持协约国,使协约国萌生继续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的希望,而同盟国方面尽管得到的援助少了,但是德国的精密加工产品的出口,规模却是比以往更大了,从中华民国那里获得的物资也依旧不少。

    加上波兰人加入了战争,大量波兰人被动员了起来,弥补了同盟国在
>>>点击查看《民国第一军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