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民国第一军阀 > 民国第一军阀目录 > 正文 第九十七章:挖坑等日本跳(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民国第一军阀 正文 第九十七章:挖坑等日本跳(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此时的江渝确实迫切的希望进行一场对外战争,从而转移中国内部矛盾,此时工人罢工的情绪很高涨。

    毕竟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拿去买了股票,结果买到的却是一堆废纸,谁都会被坑得满腹怨气。

    只不过这股怨气却不知道要向谁宣泄,民众并不知道这场股市大崩盘是江渝所一手操纵的。

    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钱到底是被哪个人给赚走了。

    在股市大崩盘前,确实有不少投资者急流勇退,从而赚到了不少钱,而这些漏网之鱼对于江渝的整个计划来说没有半点影响。

    结果看上去,这些钱好似被那些人给赚走了,而民众确实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实际上到底有多少资金进入股市老百姓并不知道,因为舆论媒体不会对此进行披露,所以老百姓并不知道江渝的财团才是那个疯狂敛财的存在。

    所以满腹怨气在无处宣泄之下,只能向中央政府宣泄,在日本间谍的煽动下,民众将矛头指向中央,认为是中央政府太过无能,从而无法挽救股市败局。

    但中央政府在面对全国的罢工罢课浪潮时,却是深感无辜。

    他们也是受害者有木有啊!

    中央被坑了五亿元有木有啊!

    做人要讲良心的素不素啊?

    在一阵憋屈之中,袁世凯等人却是异常头疼,现在这个局面,肯定是要有个人出来背黑锅的。

    这个黑锅谁来背呢?

    看来看去,袁世凯把目光锁定在了毫无精神的宋教仁身上。宋教仁这些天变得十分憔悴,显然江渝把他给坑惨了。

    “作为总理,那个……”袁世凯对宋教仁欲言又止,宋教仁却是平静的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该如何做了。”

    宋教仁的政治觉悟极高,9月2日,宋教仁在北京宣布因个人决策失误,导致中央救市失败,主动向总统辞去总理职务。

    当天袁世凯批准了宋教仁的辞职。

    也许是过意不去,亦或是其他什么出点,当天江渝派人给宋教仁送去了一张房契和一张银行存单。

    那是一处苏州园林的房契,银行存单上则是六十万银元。

    宋教仁拿到这些好处,却也没有向之前那样收一半退一半,而是全收了下来。此时宋教仁突然明白这场股灾的最大受益者是谁了。

    此时宋教仁突然意识到,此时的中国已经是那个年轻人的天下了。

    中央政府就像是一个台前的木偶,那个年轻人则在幕后尽情的操纵。在这样的操纵下,中国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却充满灰暗。

    此时的局势在宋教仁看来就比较灰暗。

    然而站在江渝的角度去看,却觉得这是一场净化和奉献。

    这次股灾使得他剿灭了大量非法民族财富管理者,那些地主和中小资本家覆灭了一大片。

    而整个国家大部分的财力被集中去修铁路,同时有大量资金掌握在他手中,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中国可以建设更多的工业和基础设施。

    阳极而阴,阴极而阳,不管是宇宙还是万事万物,都是遵循这个变化的,如果不主动去适应,结果只会更糟。

    循环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就像是西方人此时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这次大战就是因为工业产能过剩所造成的。

    就像是一头大蛇,蛇头吃到了蛇尾。

    当世界、社会展到了一定程度,总是要进行清洗的,就像是人的头长得太长了,总是要定期理一理一样。

    没有现在的股灾,哪里会有下一次的繁荣?

    至于奉献!这一代人,甚至是两代人都需要奉献,没有奉献如何能够追赶上世界各工业大国的脚步?

    因此一切的妇人之仁都是不可取的,尽管这场股灾让很多老百姓昔日积攒下来的财产付诸东流。

    但又没饿死人!

    只是暂时难过一些而已。

    也许是因为宋教仁主动承担责任并辞职的缘故,使得各地的罢工罢课的情况好转了很多。

    但这并不足以让老百姓把注意力从铁路股票上转移开来。

    9月2日,北洋军响应国防军的要求,向山东增派十个师,而国防军十个乙种师也6续进入山东。

    此时的日本终于是意识到,如果他们向山东进攻,必然要与中国生一场战争。

    尽管日本对6军和海军的战斗力极有信心,但此时的日本只是想要在亚洲地区扩大其势力,并不想过早陷入到战争当中去。

    日本也知道,这次欧洲两大阵营的大战,将是日本向世界扩张的好机会。

    因此日本见中国不断向山东增兵,本来早已准备进攻山东,却迟疑了起来,开始试探中国的底线。

    让日本感觉比较正常的是,掌控着山东的江渝表现出了极为激进的态度,不仅向山东大量增兵,而且还公开警告日本。

    “如果日本胆敢在中国的领土上动战争,那么必然遭到我中国国防军的迎头痛击。”

>>>点击查看《民国第一军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