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大明官 > 大明官目录 > 大明官 正文 第六百三十四章 收不住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官 大明官 正文 第六百三十四章 收不住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章由()提供免费阅读!

    次辅刘吉毕竟是人精,就算一时糊涂也能很快的回过味来,当下脑子里三转两转,便察觉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

    一是自己与方家混久了,不知不觉受了感染,仿佛自己与方家交好就与有荣焉,能分享到方家的清誉,最后高估了自己的名望。同时又看方家轻轻松松的名声刷到飞起,便下意识的看低了难度。

    如此一方面高估了自己,另一方面低估了难度,失衡之后怎能不遇到眼下这样的尴尬?

    二是自己失去了平常心,实在太急于求成了。即便想声望冲击首辅宝座,也该循序渐进,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不是上来就操作如此高难度的动作,把自己陷入力有不逮的处境。

    人就是这么奇怪,再聪明的人也有执迷不悟的时候,只有吃到了教训才懂得反思。

    刘棉花一边反思,目光一边在人群里逡巡,仿佛在寻找什么人。但很遗憾,朝臣们密密麻麻的站成一团,官袍又大相雷同,想迅速找到方应物不容易。

    对堂堂的次辅阁臣而言,现如今唯一的指望似乎就是自家女婿了,只能期待有机变的女婿出面救场。

    却说方应物站在人群里望着刘棉花,已然目瞪口呆的愣住了,这个场面连他也没有想到,更没想到老泰山机关算尽也居然如此不济事。

    在他预想里,其实从来不指望刘棉花登高一呼便能召集千儿八百人,但只要有百八十个也就够了,再多也没什么太大的边际效益,又不是真要与天子死磕。

    虽然老泰山名声不佳,但以老泰山的次辅之尊,再有几个亲信帮着煽动,这应该不难。毕竟朝会上有上千朝臣,招呼十分之一怎么看也不成问题。

    但是谁承想。刘棉花慷慨激昂的一番说辞并发出号召后,居然没人响应。至于那几个叫好的人,一看就是亲信托儿,骗得了自己也不了别人。

    对此方应物实在是不知说什么好了。只能暗暗感慨虽然这年头高层昏庸,但中下层的人心士气还在,尚未完全沉沦,只是上不来而已。

    所以朝臣们才会在这时候摆出不合作态度,不啻于是对纸糊阁老们多年无所作为的无声抗议。

    正所谓英俊沉下僚,可是反过来说起码还有“英俊”存在,大明朝确实还有希望。

    不过又看到老泰山不停的朝着人群里扫视,方应物便知道,这肯定是在找自己了。其实要帮刘棉花解困也不是没有办法,而且是很简单的办法。

    朝臣其实还是有伏阙抗争的潜力。天子换太子的心思太明显了,国本问题是当下所有大臣都感到忧虑的。只是刘棉花的在这方面的政治信用不足,眼下带动不起来而已。

    但方家父子的信用可是响当当到了过剩的地步,出面帮着刘棉花担保一下也就行了。

    轻轻的叹口气,方应物苦笑几声挤出人群。站在了刘棉花的对面。他本来不想出面的,今天来上朝也只是打算远远地围观。但这种时候自己若不出来,还能有谁给刘棉花收拾收尾?

    刘棉花面无表情其实心里焦急,猛然见方应物主动走了出来,登时心下大定,这救星可算出现了。

    方应物稳稳的站在金水河边,冷漠的质问道:“刘阁老你言之凿凿。下官都听见了,但不知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

    刘棉花闻言便是一愣,方应物这问的叫什么话?竟然是如此不客气,到底是来帮他的还是来损他的?

    随即便隐隐明白了方应物的用意,连忙答道:“老夫心忧社稷,天地可鉴!今日愿往左顺门请命进谏。诸君有何疑哉?”

    方应物暗暗点头,孺子可教也!如果刘棉花连这点觉悟和默契都没有,那趁早回家休息去,就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他这个女婿如果上来就帮着刘棉花说好话,即便自己名声很好。也吃不住怀疑,很有可能会被当成托儿。所以就他欲擒故纵了,上来先劈头盖脸的对刘棉花质疑一番,撇清了自己之后再说其他。

    何况方应物问出的问题是在场很多人都想问的,只不过碍于次辅的权力,不敢当面质问,只能在心里嘀咕。方应物开口何尝又不是顺应了众人的心声?

    等刘棉花答了话,方应物再次质疑了一句:“下官冒昧说一句得罪的话,有些信不过阁老举事。”

    这话已经问的够刁钻够尖酸够刻薄了,以刘棉花的脸皮厚度,脸色也不大好看,但也不能发作,他明白,方应物这些话是对外人说的。“有什么信不过的?老夫亲自前往左顺门,还能有假?尔等同往也就罢了!老夫亦不强求。”

    方应物对刘棉花作揖道:“想来阁老也不至于为此当众故弄玄虚,那是我误解了,请!”

    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方应物想道。别人依旧没有什么动静,默默的注视着这对翁婿。

    刘棉花有心要带头走,可是转身才转了一半又停住了。

    他眼瞅着在场其他人的神态,心里还是没谱,别人实在不像是要跟随的模样。若自己带头走了,后面却没
>>>点击查看《大明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