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套路不断,退伍厂长被我撩开窍了 > 套路不断,退伍厂长被我撩开窍了目录 > 章节目录 第31章 文物商店里有个骗子(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套路不断,退伍厂长被我撩开窍了 章节目录 第31章 文物商店里有个骗子(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商店会给收来的文物断代,清朝以前的留存起来,清朝及清朝以后的可以卖给外国人。

    许多外国人喜欢华国文物,但对此不了解,由此,也诞生了一批‘职业买手’。

    一进商店,贴着墙放的全是货架子,架子上分门别类堆满了东西。售货员有四位,一位老先生、两位年轻人,还有一位大姐。

    除了售货员,店内还有几位客人。

    宋美景来到摆放瓷器的柜台旁,刚一站定,柜台里面的老先生就面无表情地问道:“丫头,你是来卖东西的?”

    “我不是来卖东西的,我很喜欢古董,尤其是瓷器,正巧没事,所以进来看看,也学习一下,我不会打扰您工作的。”

    老先生眼珠儿一转,脸上带了笑意,“喜欢老东西好啊,只有多看多学习,才能真正学会鉴定古董。”

    他转身从身后的架子上拿了一件青花缠枝菊纹菱口盏托,放在柜台,刻意提高了声音,对宋美景道:“元代的青花瓷往往画满整个盘子,明朝及以后的青花才开始留空白。

    你看这件盏托,它算是画的很满了吧,元代的青花比这个画的还满。”

    没有上手,只上了眼,宋美景的脑子里就自动蹦出了关于这件盏托的信息。她喃喃道:“明朝洪武年间。”

    老先生愣了一下,由衷地夸奖道:“丫头,你这眼力可以啊。”

    宋美景的脑子里开始闪现洪武年间瓷器的特点,“洪武青花的纹饰简练流畅,以各种折技、缠枝花卉纹为主,菊纹比较 多见,多绘成扁椭圆形,这件盏托很有那个时代的特点。”

    “说的没错!”老先生瞟了一旁的几个人,又高声道:“这件明朝的青花值不少钱呢,如果是画满整个器物的元代青花,会更值钱。”

    宋美景顺着老先生的视线看过去,就看到一位银发老者手持一件青花赏盘,正眼神犀利地回望过来。

    老者旁边还有一位农民兄弟,应该是听了老先生和宋美景的对话,伸手对售货员刘大姐道:“大姐,这个盘子就是画满了的,十五块钱我不卖。”

    刘大姐不乐意了,“我说小兄弟,你眼前这位可是咱们京市顶顶有名的古董鉴定专家卢先生。

    他说这个盘子是乾隆时期仿造的,那就是乾隆时期仿造的,他的眼力绝不会错。我出十五块钱这个价不低了,你可千万别听一些不懂行的人乱说。”

    卢先生笑呵呵地摆摆手,“我可不敢称专家,就是从小喜欢古玩。我住在京市,京市的文物商品倒是经常请我去给文物断代,哦,就是断定年代。”

    农民兄弟很是犹豫,“可是、可是我太爷爷说他小时候就见过这个盘子,还说是祖上传下来的。”

    卢先生点头表示赞同,“小兄弟,我觉得你太爷爷说的也没错。我看你今年也就二十来岁,咱就算你太爷爷今年一百二十岁。

    那乾隆朝距今也有二百多年了,二百减一百二还有八十年呢,八十年可得有三四代人呢,说句祖上传下来的也不算错啊。”

    这么一解释,农民兄弟又纠结起来,“你说的也对。”

    老先生听到这话,轻轻叹了口气。他提醒过了,可叫不醒卖家,他能怎么办呢?

    一个售货员的话说的再对,也不如‘专家’的一句屁话。

    宋美景走过去,看了一眼抓着赏盘紧紧不放的卢先生,问农民兄弟,“我能看一眼吗?”

    刘大姐脸一黑,质问道:“你谁啊?知不知道来文物商店买东西需要外汇券,你有外汇券吗?”

    “大姐,这位大哥还没卖呢,这东西好像还不是你们商店的。”

    “不是我们商店的东西你也不能买,你要是敢买,就是投机倒把。”

    农民兄弟也希望有人能证实他这件赏盘年代更久远、更值钱。立刻答应宋美景,“行,你看吧!”

    卢先生还是懂规矩的,将赏盘放到了柜台上。

    宋美景拿起来后,不由地赞叹道:“这件赏盘好漂亮啊!通体青花地留白花纹饰,盘心饰麒麟及凤纹,寓意‘威凤祥麟’,以示天地祥和。

    空间衬以莲花及云纹,外环饰忍冬纹,里壁饰网纹地缠枝牡丹纹,口沿饰忍冬纹,外壁饰缠枝莲纹。如果我没看错,这是元代的青花,不是乾隆时期的。”

    农民兄弟闻之大喜,“元代的?姑娘,这个盘子值多少钱?”

    “元代的青花存世的不多,虽然没有底座,但赏盘是完整的,能值不少钱。”

    能把赏盘上的纹饰说的丝毫不差,说明也是懂行的。卢先生笑道:“这位女同志说的不错,可惜,是清乾隆年间仿的。”

    农民兄弟确定不了到底谁说的才对,苦着脸说道:“我想卖两百块,我女儿生病住院需要两百块,如果能行我就卖,不行就算了。”

    卢先生先是咳了两声,又对农民兄弟道:“我敢肯定这是清乾隆时期仿的,卖不到两百块。”

    刘大姐不耐烦地挥手,“不行不行,想什么呢?还两百块?就十五块钱,能
>>>点击查看《套路不断,退伍厂长被我撩开窍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