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唐小说家 > 大唐小说家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章 大儒商议1(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唐小说家 章节目录 第2章 大儒商议1(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等后面安史之乱后,中原的汉人王朝就从一个积极对外扩张的状态变成了防守的状态,单论汉人王朝来说,大唐是有着巅峰领土面积的。

    庆功宴持续到很晚,不止是皇宫里面的大臣在庆祝,就连长安城中的百姓也一起在庆祝,大唐立国以来从武德三年到现在,没有哪一年是没有打仗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和突厥打,所以,老百姓也是非常关心战争的胜负的,如今没有了禁宵,百姓也开始了自己的庆祝。

    要不然怎么说我大唐百姓武德充沛呢,在没有被外族加内鬼打断脊梁骨之前,百姓对于内战或许是恐惧的,但是对于对外扩张战争,基本都是保持支持的态度,哪怕是现在,大唐的大片土地都是出于万里无人烟的情况。

    在皇宫中的庆功宴结束之后,崔少宇也和魏征结伴回去了,至于说表哥崔源,已经调往河北道的教育总府了。

    前面由于崔少宇深感杂事繁多,在教育部下面成立了十个教育总府,每个道一个,把小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再送到长安来,大大节约了处理杂事的时间,也提高了各地的办事效率。

    “少宇,你种的米囊花到底是有什么用,不少人来找我要参你一本。”

    马车中魏征问了崔少宇,虽然崔少宇因为不让李承乾的御史团进入学堂,不过这也是教育部的权利,那些御史在这方面是找不出麻烦的。

    “......魏叔叔,这米囊花,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我并没有在大唐内使用,所以,你不要听那些御史乱说。”崔少宇赶紧说道,只要魏征这个御史头子不开他的团,与其他人对喷,他根本不虚好吧,这一年多以来,在朝堂上,他崔少宇还没有喷输过。

    但是这罂粟这玩意,在古代对于古人来说,就是一个加强版的五石散的概念。不过崔少宇谨慎的很,把这东西都一股脑的全往半岛三国送,这三国的高层与中原世家都是有联系的。

    利用这一层关系,崔少宇授意世家一起来帮半岛三国快乐,然后七家当中选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弟子前去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美其名曰建立分家,实际上是进行暗中的渗透。

    “我知道你是好孩子,但是你还是不要随意得罪御史了,你要知道御史是闻风而奏不需要证据的。”

    魏征也很无奈,要不是崔少宇犯的都是小错,而且还叫他一声叔叔,他早就不压着御史去参崔少宇了,不过这一次崔少宇把御史团给完全得罪了,被喷是少不了。

    米囊花比五石散还狠,在魏征看来,就是魏武遗风,君子所为,只不过崔氏在林邑大量种植所需的土地,来历不是那么正当,所以才被多方调查的御史抓到了一点把柄。

    直接喷崔氏肯定不行,但是那些种植米囊花的土地就是归纳在他崔少宇的名下的,所以,抓着他一个人薅就可以了。

    “多谢魏叔叔体谅,不是我想得罪那御史团的人,实在是他们欺人太甚,魏叔叔,你是不知道,那日,我本好好在教授学业,可那些御史直接进来,无视学堂规矩,对着太子一顿说教,说不与其他人共列一排啊什么的,这也就罢了,还说我不该站的比太子还要高,是大不敬。您说,是我错还是他们错。”

    崔少宇愤愤不平的说道,想到那帮御史团的人,居然还想拿他冲业绩,简直是无法无天。

    “咳,这个,太子身边的御史团乃是陛下命他们规劝太子言行的,也是好意。”魏征辩解一下。

    “好意?魏叔叔,做人可要讲良心啊,他们那现在是好意吗?那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故意找茬了。”崔少宇很惊讶魏征居然会给那些御史团的人说话。

    “算了,魏叔叔,我不怕那些御史参我几本,反正我是不会让他们进入学堂的,大唐境内所有的学堂都不行。”崔少宇现在对太子御史团一点好感都没有。

    “哎,你准备好就行,我也不好说什么。只期望你大人有大量,不要事后针对那些御史就好。”魏征知道劝不了崔少宇服软,也不多劝了,只期望崔少宇不要事后报复就好。

    崔少宇是好人吗?对于和他没仇怨的人来说,他就是好人,但是对于得罪了他的异族人来说,那就是十足的噩梦了,去年的时候,东瀛的使团来大唐质问为何他们的学子没有回去,当得知了触犯大唐律法已经被处决的时候,还在朝会上大闹了起来,当扬就和崔少宇吵了起来。

    结果得罪了李世民不说,当天就被遣返,刚出长安没多远,东瀛使节团就被袭击,全军覆没,最后调查的一切矛头,都指向了崔少宇,最后还是李世民强行压下来说是山贼干的,处理的方式当然就是不了了之。

    崔少宇回到府邸,就立马休息了,明天还要开大朝会,不早点休息,怕是到时候没足够的精力应付那些御史了。

    他不清楚的是,孔颖达府上此时已经是大儒云集,讨论着崔少宇的方案。

    孔颖达,颜师古,房玄龄,马周,虞世南以及刚回家就被邀请过来的魏征等当世儒学大家,集聚一堂。

    其中年纪最小的马周也马上到而立之年,最大的虞世南
>>>点击查看《大唐小说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