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夭寿了,我竟成了短命朱标 > 大明:夭寿了,我竟成了短命朱标目录 > 章节目录 第59章 拼命想着赚钱(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夭寿了,我竟成了短命朱标 章节目录 第59章 拼命想着赚钱(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可你现在必须要先学习,才能够实践。

    如今已经学习了几年的孩子们,至少比那些从未见过的人要懂很多。

    聪明人还是有的,看书一样能够自学成才,不过,还是需要实践。

    历史上的人,哪一个不是从无到有开始自己发现的。

    后来才有了整体的教程,这些孩子有书本学习,只要认真学习,一定能够将其学懂。

    哪怕你搞不懂后世的飞机大炮,让你看着书本学习、实验电力,你总可以吧?

    先发明出电机,然后就有了电线,电灯泡等等。

    万事开头难,一步一步来。

    虽然朱标能够买到发电机,也能够拥有电灯泡,但是他更希望自己手底下的人能够依靠自己看书自学,然后实验,成功的制造出后世的东西。

    你动作可以慢一点,但是,绝对不能够完全依靠变现。

    “税收的话,每个月收税,还是很难的。”

    “不过标儿说的很对,开国的时候,才是改革最简单的时候。”

    “有任何人阻止改革,咱就砍了他。”

    “至于商业税,很难收到手。”

    “毕竟账本计算,很容易做假账。”

    “这些个奸商,可是很懂得逃避税收的。”

    朱元璋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是觉得很有道理。

    不过想要收商业税,还是有些困难的,毕竟现在不是后世世界,没有大数据。

    就算有大数据,都有人偷税漏税,更别说现在连电都没有,电脑就更不用说了。

    想要派人一个一个收取赋税,还真是有些困难。

    “这个到时候再说,难收也要收。”

    “不过海口必须要掌控在我们手中,任何人进出,都需要前往官府制作路引。”

    “没有出海的路引,就不许进入城内,也不许出海。”

    “想要出海的,办理出海路引,缴纳一定的费用。”

    “而且收缴进口和出口的税收,肯定是很简单的。”

    “只要派遣兵马把守就行,不管是谁,买卖商品,就必须要缴纳关税。”

    “敢偷税漏税者,抄家,发配充军。”

    朱标也知道,这些税收很难收,毕竟现在都是用账本记账的,如果他们偷税漏税,也很难查到。

    所以想要收缴商业税,还是很难的。

    但是只要在各个县城内划分商业区,他们想做生意,必须要交租金,这也是不错的收益。

    而且朱标还可以搞房地产,我们的教学是免费的,但是你们必须要在指定区域内有房子,否则,子女不能够上学。

    还要提高女人的地位,可以让女人也入朝为官,就是为了让她们也出去上学。

    毕竟现在缺钱,什么都需要钱,朱标还是决定先多搞点钱。

    至于你们没钱买房,也想要让孩子们上学的,你们可以贷款。

    朱标到时候也会搞银行,让百姓存钱,可以有利息,到时候还会改造货币,用纸币代替现在的金银、银票。

    系统内的工厂有一个功能很好,能够定制纸币。

    现代的纸币,根本不是现在的技术能够仿造的,所以朱标想拿多少,就有多少。

    定制纸币,上面就写着大明银行,纸币有大额和小额,和银票差不多。

    百姓可以将自己手上的钱,来到银行更换等额纸币。

    如果不换,无法在国内通用。

    这样一来,百姓肯定会来排队兑换纸币,很快就能够全国流通这种银行纸币。

    而有些人觉得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入银行内,活期银行每年都会给他们年利率0.35%。

    一年定期,年利率1.5%,两年定期,年利率2.1%,三年定期,年利率2.75%,这样一来,老百姓将手中的钱存入银行,每年都能够得到利息,很安全,而且稳赚不赔。

    朱标也就可以用这些钱开始建造房地产,没钱买房的,你们贷款,贷款利息年利率3.65,也就只比你们存定期多了一点点。

    相信很多人还是会愿意贷款的,毕竟谁都想要发财,不仅仅能够买房贷款,商业也能够贷款。

    这钱就能够刷刷刷的进账,到时候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商会就会建立而成,朱标就可以卖地赚钱,卖出去的房子,又赚钱。

    不管怎么样,朱标都不会亏钱,这房地产,可是一个很好的捞钱工具。

    百姓有钱了,他就有钱,这才能够长久。

    毕竟谁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学,出人头地。

    你只要买一套房子,你就能够让孩子免费上学,并且毕业之后,还包分配工作,能力再强一点,还能够当官。

    你说,这好不好?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所有的百姓都会来买房子。

    有压力才有动力,毕竟不是现代,在古代,百姓就没有不天天干活的。

    
>>>点击查看《大明:夭寿了,我竟成了短命朱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