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雪域之上 > 雪域之上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8章 阴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雪域之上 章节目录 第18章 阴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结结实实摔了一下,此时趴在地上,只感觉肺里的空气都被挤出去了大半,胸腔一阵阵的剧痛随之袭来。

    我艰难地翻了个身,盯着那石象,心中阵阵吃惊。这样的急停怕是最先进的汽车也做不到,也不知道这上千年的玩意儿是用上了什么技术。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正遇打头风。我刚挣扎着爬起来,气还没喘匀,就见那石象竟重新活动起来,并且飞快地向后退去。

    远处战友的电筒马上跟过去,可这地下空间实在太大,石象没多久便隐入黑暗之中找寻不见了。

    连长带着大伙跑过来,关切道:

    "小刘,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嘶哑地说:

    "没什么大事,就是这一下摔得有点狠了,心口闷得慌。"

    我自知并无大碍,这石象如此诡谲且神秘,绝不会就此罢休,必然是在盘算着如何卷土重来。

    我看着身后站立不动的石象,灵光一闪说:

    "你们看,这一头石象冲撞起来,我们虽然无可奈何,但却并不致命。既然这里有两头象,那为什么不把它们都设计成活动的?加上之前罗盘金针的指引,我猜这头不会动的象才是关键。"

    没等我们研究明白如何开启出去的通道,忽然远处响起一阵杂音,随后很快统一起来,强弱分明,如笃笃状,像是沉重有序的踏步声。

    我顿时警觉起来,一般来说只有训练有素的军警部门才能做到如此整齐地前行。难不成就跟传说的兵马俑复活一样,先前守卫陵墓的士兵苏醒了过来?

    眼下跑也不知道往哪儿跑,好不容易找到了点线索,迷路了更是麻烦。

    连长向后招了招手,众人会意,纷纷闪身到那头不会动的石象身后作为掩体,侧身举起枪和手电凝视着前方。

    我侧耳谛听,试图从散落的声音碎片中发掘出一些信息。

    很快我就发现了反常之处,这队人的脚步沉重得要命,凭我在军队走队列的经验来说,听上去的规模至少要有几百人。

    几百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营的步兵正在向我们发起冲锋。如果真是这样,我们马上就要成为昆仑山四壮士了。

    我试图说服自己是听错了,可这地下虽然有拢音的效果,能使微小的声音被放大一些,但应该也不至于相差这么多。

    我越听越觉得奇怪,连长几人显然也听出了不对,都开始左顾右盼起来,生怕不知不觉中就落入了敌军的包围。

    我想起先前红色革命老电影里的英勇不屈的战士即将牺牲之时,都会流着泪喊出"新中国万岁!共产主义万岁!"随后在反动派的射击下缓缓跪倒在地。

    这时他的嘴角逐渐渗出血来,声音也变得哽咽,最后高呼一次口号,话音未落一颗子弹袭来,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镜头定格在此处,配上类似京剧"锵"地一声,再打出一束光照在英雄的脸上,仿佛冉冉升起的新星。

    我心潮澎湃,当即就要跳出战壕开口表明自己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谁知连长发现我精神头不对,用力掐了一下我的胳膊,恶狠狠地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

    我耷拉下脑袋,只好作罢。

    终于前方手电光的尽头出现了第一名士兵,我们个个剑拔弩张,屏气凝神地准备射击。

    我伏下身瞄准,却发现这人衣着好生怪异,细看之下竟然穿着类似盔甲的装备。

    我忙动用历史知识思考了一下,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在火器大规模应用于战争之前的时期才会用到甲,那就要追溯到明朝以前了。

    甲这物就如防弹衣一样,平常做不到人手一件。在一般的军队里只有将军才有资格配甲,而亲卫兵或是精英部队则可以全员配甲。

    越来越多的士兵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他们配备的武器多是藏矛或长刀,个个身穿亮银锁子甲,每隔几排还有人手持盾和牌,显然是在有序结阵向前推进。

    我脑中嗡地一声,心说坏了。唐太宗李世民能把文成公主嫁过去和亲让吐蕃退兵,那我们几个大老爷们怎么办?要不然我去以身相许?

    忽然面前领队的士兵猛地用藏矛敲了一下地,随后大吼一声。

    这声音犹如洪钟大吕,铿锵有力,震耳欲聋。仿佛张飞在长坂桥头怒吼,其声如万马奔腾、惊涛骇浪,吓得夏侯杰肝胆俱裂。虽然这吐蕃兵比不上三弟的神勇,但一般人听了恐怕也会吓得魂飞魄散,斗志全无。

    所有吐蕃兵都随即效仿他的做法,以长矛击地呐喊助威,随后高举藤盾开始活动起来,穿插排满缝隙。后排的士兵将长矛搭在盾手的肩上向前刺出,矛尖在手电的照耀下闪着阵阵寒光,伴着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步步向我们紧逼而来。
>>>点击查看《雪域之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