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帮我爹造反 > 我在古代帮我爹造反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25章 信的内容(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古代帮我爹造反 章节目录 第125章 信的内容(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公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花氏都惊呆了。

    当兵的基本上没几个钱,就算是相公当了官儿,也没那么多俸禄。

    “不知道,先看看信,庆宝,你来念念。”田氏把信交给阿庆。

    赵勉赶紧伸手把信件接了过去,“娘,我现在认识的字多,我来读。”

    这段时间他努力着呢,铺子里没有客人的时候,他都在练字读书。

    现在他认识的字已经很多了,读一封不成问题,还是他来吧。

    “咦,这一张是大哥帮大憨哥代笔,给大憨哥他爹的。还有这几张,都是给村里人的信。”没想到他大哥还给帮一起去参军的人写了信。

    “都挑出来,等一下你跟我一起给人家送去。”这年头能从边关带信回来是真不容易,之前村里去参军的,好多年没有音信的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他们家老大的本事。这才去了小半年,信都送了两回了,这回甚至还送了两千两银子回来。

    田氏心情非常美妙,喜滋滋的催促赵勉赶紧念信。

    赵勉终于翻到一份是写给家里人的,扫了一眼内容,他正准备张嘴,忽然顿住了,赶紧把信折起来交给花氏,“大嫂,这是大哥给你信。”

    “啊?我等下回房间再看。”花氏赶紧接过来,折好放进怀里。

    阿庆:“娘,等会儿我帮你读。”

    “不用,我看完了不会的字再来问你。”花氏面色微红,她跟着阿庆学算学,读书认字,现在也会认很多字了。

    “好吧。”

    赵勉已经拿着信开始开读,信中说了赵益和赵四在边关的近况,因为接连赢了几扬战斗,赵益杀敌有功,已经从把总升任正六品的千总,下管一千军户。

    从村里一同出去参军的七个人,也划到了他的名下。那几封信都是他们口述赵益帮忙代写的,让他们务必交到其家人手中。

    另外两千两银子是他们卖战利品得来的,让家里拿到银票就尽快去钱庄把银子兑出来,以供家用。

    后面就是一些家常问好,交代注意身体之类。

    “没了?”阿庆从赵勉手里抽过信,就没有单独给他们的信?只单独给娘写了?

    赵:“没了。”

    阿庆瘪了瘪嘴巴,她爹竟然没给他们回信!

    生气。

    田氏:“这个银票我先收着,明天我们一起去钱庄兑换银子。”

    大通钱庄是整个大晋最大的钱庄,条件好一点的地方都设有大通钱庄,他们洪兴县上就有一个。

    花氏没有异议。

    赵勉已经把给几户人家的信整理出来交给田氏,田氏赶紧起身,准备先把信给人家送去,再回来吃饭。

    花氏道:“娘,吃了饭再去吧。”

    “自家的能等,别人家的可等不得,这都小半年了出去死活都不知道,让人家早知道早安心。你们先吃着,给我们留一点放灶台上。”

    说着,田氏带着赵勉风风火火出去。

    花氏见婆婆走远,对着几个孩子道,“你们先吃,娘回屋一下。”

    赵睿压低声音偷偷道,“娘肯定是悄悄躲起来看爹给她写的信了。”

    “哼,爹不给我回信,我以后都不给他写了!”阿庆闷声道。

    赵朔也絮絮叨叨道:“爹太偏心了,居然只给娘一个人写信。”

    赵睿:“咱们不能跟娘比,没看爹也没给奶奶写吗。连奶奶都排在娘后面,我们算老几?奶奶都没意见你们有啥意见?”

    赵朔:“那是因为奶奶不识字,奶奶看不懂!”

    “娘认识的字又不多,爹还不是给她写了。”

    赵睿:“不过爹都升官了,还送了钱回来,咱们家是不是可以去买一辆新马车了?”

    他馋牛师父家的马车太久了。

    每次去县里要么走路要么坐牛车。有牛车坐算不错了,走路那才叫累呢。

    阿庆:“马车很贵,最起码得一百多两!像宝珠姐姐的马车,就要八百多两唉。”

    陈宝珠的马车很大,光是车厢内饰就得花不少钱。阿庆很羡慕她有这个漂亮的马车,曾问过她马车造价。

    赵朔,“咱们又不需要搞花里胡哨那种,就买个便宜的,能坐人就成。”

    爹送了两千两银子回来呢,买一辆马车绰绰有余。

    “等奶奶回来再说。”

    李少珩默默地从厨房拿了大碗过来,分了一部分菜放到灶台上盖起来。

    没想到这家男主人还挺厉害,有两把刷子,才去了军营没多长时间,就从一个小兵爬到千总的位置。

    以前跟着祖父一起生活他耳濡目染,对这些事情多少有一点了解。

    没有背景的农家子,无论是官扬还是战扬立足都太难了。

    他们吃完饭好一会儿,田氏母子俩才慢悠悠回来,手里还拎了不少东西。

    有自家种的大白菜,有鸡蛋,甚至还有腌鱼,腌腊肉。

  
>>>点击查看《我在古代帮我爹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