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从武大郎开始的快穿之旅 > 从武大郎开始的快穿之旅目录 > 章节目录 第7章 武大郎(七)(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从武大郎开始的快穿之旅 章节目录 第7章 武大郎(七)(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而且武大也发现了,随着官职越高,控制起来就越艰难,几番实验之后,武大发现了,这和自己自身的地位也有关系。

    当初控制的县令和西门庆都不是什么大人物,自己作为一个平民自然控制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武大只好遗憾的放弃把控整个朝堂的计划,转而变成广撒网,眼看科举就要开始,武大开始想方设法的为自己刷声望。

    一幅幅字画“不小心”就流落出去,引得不少人崇拜,甚至大家开始纷纷猜测这位嵩山居士是何人。

    “在下觉得,这位嵩山居士应当就是当今特封的神武侯,毕竟当今喜爱字画那是人尽皆知,而这位侯爷也是因此道才入了陛下的眼”

    “李兄所言极是啊,在下本来是不服气的,但是如今看过这位嵩山居士的画作,若是神武侯当真是嵩山居士的话,在下那是心服口服啊”

    有了两个托的情况下,大部分读书人都将武大和嵩山居士对上号,当做是同一个人,于是在有些人的人脉加持下,一扬诗会便邀请了武大。

    这里不仅仅有着贵勋子弟,更多的是慕名而来的寒门学子,而这也是武大的目标——投资寒门学子,这样的人,无论是爬到了多么高的位置,也会受到傀儡丹的控制。

    诗会上,大家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神武侯,看到武大的个头,不免有些失望,可是随后在和武大的交谈中,又不由得心生敬佩。

    就这样,通过几次简单的诗会,武大利用自己的傀儡丹,将大量寒门学子控制,若是日后这些人身居高位,那么整个大宋都将是武大的一言堂了。

    很快,科举就开始了,这些傀儡有的落榜,有的上榜,然后各自开始了自己的命运,或是上朝为官,或是回乡苦读,又或者是回乡做夫子。

    不拘于做什么,只要人活着,武大就会让他们物尽其用。

    科举结束之后,这些人就像是石子一样撒到了全国各地,而武大的一些小心思也慢慢的开始实施起来。

    目前的大宋,主要有三个内部原因——军师实力不行;朝堂党争严重;经济也存在很大问题,此外还有外敌虎视眈眈。

    武大只能暂时利用这些散落出去的石子在各个县郡开始进行小规模的整改,比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潜移默化改变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不能直接宣传共和的观念,但是一些男女平等的观念可以稍微的传播一下。

    与此同时,武大也让目前可以接触到控制到的人教导家中的子女,务必要让家中的女儿和男儿一样,有治世之才,武大在心里,默默的酝酿了一个大计划。

    皇帝还不知道武大在干什么,他每天在画作中醉生梦死,连朝堂上的各党派都无法掌控,又谈何掌控其他的。

    武松也在科举后不久得到了皇帝的赐婚,娶到了皇帝的妹妹做妻子,此女虽然是公主,但是大宋的公主是没有什么架子的,不像是大唐那样。

    武松面对温柔小意的妻子,也是很喜爱的,他也没有那种要纳妾的观点,主要是穷惯了,这样的情况下,一直和妻子琴瑟和鸣。

    这位公主也是皇室公主里少有的幸福典范了,看着自己的妹妹幸福了,皇帝又想和武大做个儿女亲家了,这和武大的心思不谋而合。

    “朕看武二夫妻和顺,想着若是将女儿嫁给你家斌儿如何?”皇帝试探性的开口,可以说是给足了武大尊重了。

    “臣惶恐,只是若是皇上将女儿嫁给斌儿,臣保证,斌儿定会好好对待公主的,不过斌儿如今也才三岁,谈论这些还为时过早”

    “哈哈哈,不早了,朕的第九子如今九岁,虽然大笙儿六岁,但是你若是愿意,朕倒也是可以让他等等的”

    “臣怎可让九皇子等笙儿,这于理不合啊”

    “无妨,若是有这个缘分,等几年不碍事的,就这样说好了,朕等着两个孩子长大,替他们赐婚”皇帝越说越来劲,执意如此,武大顺水推舟答应了。

    同时也找来两个和笙儿同岁的女儿和笙儿一同教养,若是笙儿不愿意,就让这两个女孩替代笙儿成为皇子妃甚至女帝,若是笙儿愿意,这两个女孩都会成为笙儿的助力。

    当然,武大给这两个孩子也用了傀儡丹,有些事情,还是要做好打算的。

    武松也在傀儡的帮助下,进入了军队,在武大的劝说下,皇帝觉得,妹夫用起来比其他人可靠,所以武松手里的拥有了权力。

    武松身边跟着的,是武大的傀儡,所以不怕武松有勇无谋,只要他勇就足够,而谋算这种事情,其他人是替武松做好了。

    武松入了边关一年的时间,就打了胜仗,虽然不是什么大的战役,但是也很不错了,皇帝对武松倒是满意不少。

    更重要的是,武松的妻子,孩子,兄长侄子等人都留在汴梁,这都是明晃晃的人质,所以皇帝才会完全对武松放心。

    而武大在汴梁的这段时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刷名声,他没有入朝为官,只有一个神武侯的虚职,除了
>>>点击查看《从武大郎开始的快穿之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