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0章 宰辅之材(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章节目录 第90章 宰辅之材(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尽管那些企图行刺的明教家伙已经丧命,甚至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的身份归属。

    但在老朱眼里,证据根本不重要,这种阴谋诡计他见得太多了。

    搞乱秩序,让朝廷信誉扫地,然后乘隙串联,寻找时机发难。

    红巾军起义时,大量怀才不遇的读书人投身其中,大多因元朝政府的无所作为而失望。

    朱元璋绝不会让大明重蹈元朝的覆辙。

    “你为何非要执着于三十五岁这条线,那些年长的读书人又该如何安排?”

    朱元璋紧盯着朱寿,没有合理解释,他绝不会点头同意。

    一旁的朱标也是目光灼灼,一切还得看朱寿如何说服他们。

    “爷爷,您知道我第二敬佩您的地方是什么吗?”

    朱寿反过来问。

    第一自然是赶走侵略者,复兴华夏。

    那么第二呢?

    老朱哪能猜到他心里想什么,只好摇摇头。

    “是您兴办的社学。"朱寿说。

    “爷爷明白教育百姓,社学是最好的善举,但请学者去民间教学,他们心里难免抵触。

    在他们看来,去偏远乡村教学无异于流放边疆。

    很快,社学因此难以维系,反而被地方豪强控制。”

    “寿儿的意思,是让这些落第书生去社学教书?"朱标似乎明白了。

    “对极了!"朱寿望向朱标,眼神中满是期待,

    “对落榜考生来说,虽然他们自身达不到大儒的境界,但教人识字读书,解释政策法规并不难。”

    “你刚才还说,学者不愿去社学。"朱标皱眉。

    “那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好处驱动。他们想做官,就给他们机会,但条件是在社学安心教书五年。

    这五年里的成绩作为考核,优秀者可填补官职空缺。

    有了这样的晋升希望,自然会有人愿意去社学。

    同时,社学也需要改革,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应送入社学学习。

    社学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直接成为秀才,无需考试。

    社学的老师应享受官员待遇,免除劳役,由国家发薪,并严格监督他们是否贪腐或尸位素餐。”

    朱元璋眉头舒展,改革社学并不复杂,因为之前的政策本就源于元朝旧制。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他自己是个屡试不中的老秀才,再等三年不算什么,但如果有个机会五年后就

    能补官,他也会心动。与其赌博似地等待下一次科考,不如踏实教书五年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这样可以缓解读书人的不满,毕竟十年苦读都熬过来了,再加五年又何妨?

    见老朱已有心动之意,朱寿趁热打铁。

    “社学一旦兴盛,民间舆论就被大明掌握,以后明教、白莲教乃至佛教想渗透民间就更难了。”

    “况且,社学普及,对百姓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爷爷的名声会更加响亮,每所学校都要挂爷爷的画

    像。将来千秋万代,全天下的人都会记住爷爷的英名。”

    这话一出,老朱果然被打动了,先前的不快早已抛诸脑后,他只听见“千秋万代"几个字。

    老朱并非贪慕虚名之人,他是个实干家,即使恶名昭彰,也要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他常被后人批评的一点是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对贫困百姓的限制反而更多。

    对百姓有利的政策不是没有,但不多。

    朱寿想借此机会,用这番功绩给历史留下一个正面的老朱形象。

    “只是九年,时间会不会太长了?"

    “不长,从六岁启蒙到十五岁,这九年里,社学不收学费,贫困家庭的孩子还能得到资助。”

    朱寿解释道。

    教育嘛,要么就搞九年,六年能学到什么?何况在那个时代,很多时间因各种原因无法上课。

    特别是北方,天黑得早,冬季长,农忙时间长,算来算去,能用来学习的时间所剩无几。

    要知道,百姓哪有闲暇,忙起来时,孩子也得下地帮忙。

    但对下一代的重视深植人心,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很多家长都会全力支持。

    朱标摸着胡须,意味深长地望着朱寿:“如果我没猜错,此举也能帮助移民安家。”

    朱寿点头,道理简单,这些年长书生若愿去社学教书,很可能带动一批人迁移。

    这还只是最基本的好处。

    “既然你们都认为可行,那就尽快商讨出具体方案来。”

    老朱望着子孙,欣慰地笑了。

    “对了,去西安府的事暂时推后,等沿途清理完明教残余再出发。"朱元璋又补了一句。

    朱标闻言略显沉吟,片刻后拱手道:“儿臣遵命。”

    朱寿则无所谓,早晚去都一样,反正现在除了批改试卷也没别的事可做。

    “解缙跟你几天了,你觉得这个
>>>点击查看《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