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元太祖铁木真 > 元太祖铁木真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章 创立文字(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元太祖铁木真 章节目录 第6章 创立文字(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女真族本来有自己的女真语和女真文,金国建国以后也在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女真贵族改汉姓、穿汉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金国统治者积极倡导学习女真字、女真语,但仍无法挽回女真汉化的趋势,很多金国高级将领和官员甚至皇帝也热衷于学习汉族文化,汉族语言文字渐渐取代了女真语言文字。

    豁尔赤的主人一家也很推崇汉族文化,让儿女学习的主要是儒家经典。豁尔赤在其家中呆了五年,几乎学会了所有的汉字和少量儒家经典。主人家有一间很大的书房,豁尔赤也经常趁打扫书房的机会进去看会儿书。这么多书里,豁尔赤最喜欢看的就是兵书,看的最多的就是那本《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期的吴国人孙武。该书总结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对于战争的各个方面,均有系统而精辟的论述。相传此书是孙武在吴国隐居十年写的奇书,后来他把此书献给吴国国君,吴国国君如获至宝,任命孙武为大将军训练士兵。当时吴国还只是一个小国,孙武训练吴军不到三年,就带领三万吴军战胜了南方第一强国楚国。

    豁尔赤十分喜欢这部兵书,经常趁打扫书房的时候偷偷阅读。五年后,他的主人在朝中卷入一扬政治斗争,失败后全家被流放边关,豁尔赤才趁乱逃走,返回阔别五年的蒙古草原。

    豁尔赤投奔成吉思汗后,经常给成吉思汗讲《孙子兵法》书中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方法。成吉思汗每次都听的十分认真,而且也是一听就懂,后来他在每次战斗中经常使用该书教的作战方法,经常都是屡试不爽。他的敌人都认为成吉思汗是战神,似乎他天生就具备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这里面很多都是得益于《孙子兵法》。成吉思汗也通过豁尔赤从中原弄来一本《孙子兵法》,但是他看不懂,所以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学会认字,好读懂这些书。所以刚建立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就打算发明自己国家的文字,有了文字就可以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将来还有谁敢说我们蒙古民族是没有文字没有文化的“蒙古蛮子”、“劣等民族”了?!

    成吉思汗召来塔塔统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塔塔统阿,让塔塔统阿制造蒙古文字。

    塔塔统阿也十分激动的说,我们的大蒙古国确实应该有自己的文字,谢谢成吉思汗把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任务交给我完成,我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成吉思汗问,你打算怎么制造呢?

    塔塔统阿说,汉字太复杂了,畏兀儿文字要简单点,我打算在畏兀儿文字的基础上制造蒙古文字。

    塔塔统阿领受任务后,夜以继日的编写文字,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出蒙古文字。从此以后大蒙古国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了,这在大蒙古国历史上是一个创举。这种蒙古文的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畏兀儿文字相似。一共十九个字母,相对汉字来说确实简单多了。

    自大蒙古国建立以后,成吉思汗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早上卯时初刻起来洗漱吃早饭,然后率领驻守主营地的一万骑兵训练一个时辰,休息片刻召开库里台会议处理国家事务,下午到各个部落巡视,晚上根据情况邀请部分将领喝酒,在喝酒中商量国家大事。

    自蒙古文字创建以后,成吉思汗让塔塔统阿在每天晚饭前抽出一个时辰教习蒙古文字。除成吉思汗参加学习外,在主营地的兄弟、儿女和诸位将领全部参加。

    塔塔统阿最近忙的是不可开交,早上要和大军一起训练,成吉思汗不要求他练好高的本领,但基本的骑射技术要有,至少要跟的上蒙古骑兵的行军速度。白天带着几个学生从事翻译工作,第一部要翻译的就是《孙子兵法》,他要赶着成吉思汗学会蒙古文字前把这部兵书翻译出来。然后到了下午,还得抽一个时辰给成吉思汗等人教习文字。

    成吉思汗确实是很聪明的人,不到三个月就学会了所有的蒙古文字,他又开始读塔塔统阿为他翻译的《孙子兵法》。读完后他又想读治国理政方面的书。

    成吉思汗召来豁尔赤问,你推荐的《孙子兵法》确实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兵书,但它只涉及到排兵布阵和行军打仗方面的内容,你能不能推荐一部有关治国理政方面的书啊?

    豁尔赤回答不上来说,成吉思汗,这个我可不知道,你要不要问问耶律阿海,他久居汉地,或许知道。

    成吉思汗又召来耶律阿海,让他给推荐一部治国理政方面的书,而且最好是汉族皇帝亲自写的书。

    耶律阿海想了想说,成吉思汗,我以为最好的治国理政方面的书,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帝范》,这本书是他一生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的高度总结,可谓言简意赅、字字玄珠,而且这本书是他临死之前写给他太子读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内容也是真实不虚。到了李世民曾孙李隆基当皇帝时,朝中一位大臣吴兢依据《帝范》为提纲又写了一本《贞观政要》的书,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经验和成败得失。书中所记基本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大臣的问答,以及皇帝的诏书、大臣的谏议奏疏等,内容广泛,议题丰富,是
>>>点击查看《元太祖铁木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