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每日白粥咸菜,我竟黄袍加身? > 每日白粥咸菜,我竟黄袍加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3章 古之恶来,典韦!(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每日白粥咸菜,我竟黄袍加身? 章节目录 第13章 古之恶来,典韦!(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又是一天早晨,杨明和昨天一样再次带着人到周边的农村施粥。

    从上一个村子离开去往下一个的时候,路过一片农田,细小的秧苗一排排屹立在田地的泥水中。

    往上看去,只见一个九尺大汉光着膀子,裤脚拉到大腿处。左边手里握着一把秧苗,右手不停拿取后插到身前的泥里,然后往后退一步继续拿苗插秧。

    机械的动作不停重复,而杨明在田野上却看入了迷。

    这身材!这体格!他太喜欢了!

    很快,壮汉插好了手中的秧苗抬起头与杨明对视了一瞬,感受到对方那种狂热的眼神他浑身一激灵。

    大步走上田埂去,随意擦了擦手,便来到了杨明面前。

    “你在看我吗?”

    近距离看到这个家伙,足足九尺高的个子,整个人十分壮实!

    杨明都要仰起一点头才能看清他的全貌,感觉他能严实挡住两个并排的杨明而不被人看到。

    “我是北阳县县丞杨明,不知壮士如何称呼?”

    壮汉面无表情拱了拱手说道:“典韦。”

    “嗯?!!”杨明瞪大了双眼,两个字如同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典韦,那不是三国人物吗?杨明晃了晃脑袋,自己这个世界居然真的存在三国世界的人物?

    莫非这个陈立真的是那个程笠?

    看着眼前这个大汉,倒十分符合他对典韦的印象。

    “你就是大家所说的爱民如子杨大人?”

    典韦好像反应过来什么一样,上下打量起了杨明。

    杨明笑着回应:“是。”

    “嗯?”典韦有些好奇,“哈哈哈哈,你倒是十分爽快,不像那些个儒士婆婆妈妈。”

    “杨大人找我何事?”

    杨明的笑从刚才开始就没停过,他回答道:“我看壮士体格惊人,对比寻常名将都有过之无不及,何不考虑投军大展拳脚而在此处务农?”

    “哼,我也不是没去过,只是这当今世上没有适合我的地方,那些个人又抠又穷,我连饭都吃不饱。”典韦说着摇了摇头。

    “哈哈哈哈。”

    杨明突然大笑,让典韦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来投靠我,如何?”

    典韦不屑的瞥了他一眼,说道:“就你这厮,莫说你带的这些人,就算再……”

    杨明拍了两下手掌打断了他,身后一名士兵心领神会,爬上板车掀开了缸盖。

    突如其来的一阵香味马上抓住了典韦的鼻子,他两步便来到板车前看着里面还散发着热气的粥。

    二话不说抄起边上的碗舀了就往嘴里送。

    一碗喝尽,他跳下板车单膝下跪,头低下双手拱起大声道:“在下愿追随主公!”

    杨明连忙上前搀扶,使了一身力气竟不能动他分毫。

    心中暗想:“妈的赚大了!”

    最后典韦自己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眼睛还望着粥里。

    他是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看出他的心思,杨明笑道:“典韦莫急,将肚子留住,待随我回军中还有更加美味的食物,哈哈哈哈!”

    典韦也发出爽朗的笑声。

    “主公,且稍等我回去嘱咐一声便来。”

    杨明也不急,点了点头。

    一行人就地休息等了一会,不过也没过多久他便返回了。

    随后便继续朝前走去。

    走了没一会,发现前面有一批士兵,还有一群农民站在旁边,正在一片农田前争论什么,在其中杨明发现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大人啊!小的这片田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千万不可收了去啊!”一个男人带着哭腔高声喊道,他手里还抓着另一个人小腿。

    “刘员外!我也并不想这样,可你家的地再不耕种可就过了日子了,我相信你也明白。”

    开口的正是陈立。

    “我们只是帮你暂时管理罢了,你放心土地的主人依然是你!”

    这时杨明众人也到了旁边,都听到了刚才的对话。

    典韦眉头一皱上前就揪住了陈立,大喊道:“你这厮霸占人家土地?”

    陈立一脸懵逼,这是什么情况,这家伙怎么这么大的力气!

    眼看着巴掌就要打下去了,杨明急忙上前叫住,典韦这才收起了手掌,有些不解自己的主公怎么还帮着他?

    杨明也没有管两人,而是看向了地上的刘员外。

    “刘员外,我想你一定也知道我国以农为本!你有地不种是何道理?我们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希望你不要不识好歹!”

    典韦这才搞清楚了,原来这家伙是个地主!

    地主谁人不知,都是没良心的东西,将田地租与佃农,足足要收取粮食的五成作为地租!

    佃农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还要交税与朝廷,赶上风调雨顺也就罢了,还勉强能混足温饱。

    若像
>>>点击查看《每日白粥咸菜,我竟黄袍加身?》最新章节